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谭思 纪娜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在沙发上睡了一晚,差点四肢瘫痪……近来,因长期伏案、长时间低头刷手机、睡觉姿势不当等不良习惯引发脊髓损伤的年轻病患逐渐增多,引发广泛关注。脊髓损伤有什么危害?哪些因素会导致脊髓损伤?如何预防?长沙市第四医院骨科五病区(脊柱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罗平进行了详细解答。
沙发上睡一觉,38岁的他差点四肢瘫痪
“只是在沙发上睡了一晚,怎么就站不起来了?”近日,在长沙市第四医院骨科五病区(脊柱外科)的病房里,38岁的都市白领林先生疑惑不已。他怎么也想不到,一次朋友小聚后的临时休息,竟差点让他面临四肢瘫痪的困境。
林先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职员,平日里朝九晚五,加班是家常便饭。事发当晚,他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聚餐后,因家住得较远,便在朋友家的沙发上临时凑合一晚。“当时太累了,头靠着沙发扶手,蜷缩着就睡着了,睡了六七个小时。”林先生回忆道。第二天早晨醒来时,林先生发现自己的手臂和腿都动不了,还伴有明显的麻木感,尝试多次起身都失败了。朋友见状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往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完善颈椎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后,林先生被诊断为颈椎管内血肿,血肿压迫脊髓导致四肢运动功能障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四肢瘫痪”。
罗平解释,林先生本身存在较严重的颈椎间盘突出,加上沙发质地较软,睡眠时头部姿势不当,颈椎处于过度屈曲状态,加重了对颈椎管内血管的压迫,最终引发血管破裂形成血肿。幸好送医及时,医疗团队为林先生进行了急诊颈椎管减压血肿清除手术。手术顺利完成,脊髓压迫成功解除。术后,经过康复治疗,林先生的四肢功能逐渐恢复,目前已能正常行走和工作。
“幸好到医院检查、治疗,如果晚来几天,可能就真瘫痪了。”29岁小伙阿奇因长期低头导致颈椎管内血肿,压迫脊髓神经而突发瘫痪。经过紧急手术,他的肢体瘫痪症状有所缓解,后续需进行系统性康复治疗,有望恢复正常。事后,医生询问得知,阿奇患病的罪魁祸首是长时间低头。他在长沙市区某餐饮店打工,每天需低头工作好几个小时。回出租房后,又常躺着或趴着玩手机游戏、刷视频,长达两三个小时。事发前几天,他已感到身体异常,手脚及颈后背常有麻木疼痛感,随后麻木感加剧,直至出现双下肢无法动弹、失去感觉的状况,他拨打120急救电话后,被救护车紧急送到医院。
不良习惯引发脊髓损伤的年轻病患增多
近年来,因长期伏案、长时间低头刷手机、过度劳累后睡觉姿势不当等不良习惯引发脊髓损伤的年轻病患逐渐增多。
脊髓损伤有什么危害?罗平解释,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大脑和身体各个部位,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同时将身体各器官的感觉信息反馈给大脑,有“生命中枢的传输线”之称。一旦脊髓受到损伤,这条“传输线”就会出现“故障”,轻则导致肢体麻木、无力,重则引发瘫痪、大小便失禁,甚至危及生命。
医学上,脊髓损伤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椎管内神经结构(包括脊髓、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损害,并出现损伤水平及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大小便等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按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其中,完全性损伤指的是脊髓完全断裂,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不完全性损伤则是指脊髓部分受损,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受影响。
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车祸,约占一半;日常姿势不当、意外摔倒、运动损伤等因素也是导致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在都市人群中,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低头刷手机、睡眠姿势不良等习惯,都会逐渐损伤颈椎和腰椎,增加脊髓损伤的风险。
《中国脊髓损伤生存现状白皮书2023版》指出,由于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产生活能力,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疾病将在很大程度上剥夺患者学习、工作的机会,加重患者及其家属、医疗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对该疾病管理的负担。
大部分脊髓损伤通过科学预防可以避免
罗平表示,大部分脊髓损伤通过科学预防可以有效避免,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适当措施保护脊髓,避免脊髓损伤:
保持脊柱中立,远离“姿势杀手”。比如办公姿势,长时间伏案工作时,保持颈椎中立位,电脑屏幕与视线平齐,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至10分钟,做颈椎米字操(慢动作)、扩胸运动,缓解颈肩肌肉紧张;注意睡眠姿势,避免睡过软的沙发或床垫,选择高度合适的枕头(成人枕头高度建议8至12厘米),仰卧时可在膝盖下垫小枕头,侧卧时保持颈椎与脊柱在同一直线上,不蜷缩或过度扭曲身体;看手机时将手机举到与视线平齐的高度,避免长期低头导致颈椎曲度变直。
科学锻炼,增强脊髓“保护屏障”。定期进行颈肩腰背部肌肉锻炼,如游泳、瑜伽、平板支撑等,肌肉力量增强后,能更好地支撑脊柱,减少脊柱损伤的风险;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如快速转头、弯腰搬重物等,运动前做好热身,防止因动作不当导致脊柱损伤。
警惕意外,做好“风险防范”。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滑防摔,如在家中卫生间安装扶手、铺防滑垫,外出时穿防滑鞋,避免在湿滑的地面行走;进行滑雪、骑行、篮球等运动时,佩戴好护具(如头盔、护颈、护腰等),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定期检查,尽早干预基础疾病。有颈椎、腰椎疾病的人群,要定期到医院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避免病情加重引发脊髓损伤。
罗平提醒,脊髓损伤离我们并不远,一次不当的睡眠姿势、一种长期的低头习惯、一场意外的摔倒,都可能成为脊髓损伤的“导火索”,希望大家重视脊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脊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