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规划技术链 驱动创新链 赋能产业链

长沙编制“十五五”智能建造技术发展规划

  • SPCS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等一批本土创新技术成功落地并迭代升级。市住建局供图 SPCS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等一批本土创新技术成功落地并迭代升级。市住建局供图

      长沙晚报11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近日,记者从长沙市住建局了解到,《长沙市“十五五”智能建造技术发展规划》(简称《技术发展规划》)课题已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开创性地将“技术”进行专项谋划,为未来五年长沙智能建造的发展确立了核心纲领。

      规划着眼于产业链协同升级、创新链效能释放、技术链系统突破与人才链结构优化,强调技术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竞争力与第一动力。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在智能建造技术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建筑业深刻变革的原动力。此规划的制定,正是将“技术为核心”这一理念,从战略高度落实到系统路径的关键一步。

      技术攻坚成果丰硕,奠定“十五五”发展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十四五”期间,长沙建筑业改革发展成效卓著,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近7500亿元,智能建造年度产值达1800亿元。

      围绕智能建造技术攻关与推广,长沙取得多项突破。通过构建“55111”发展体系,依托五大研发中心,开展十大绿色智能建造科研课题,为行业持续注入科技动能。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已完成38项标准、导则,率先构建了以场景为导向的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标准。

      技术推广多措并举,累计发布多批技术和产品清单,多项举措入选国家经验做法清单。技术应用深入推进,累计打造试点示范项目34个,在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各环节取得突破,应用范围从城市延伸至乡村。

      明确技术发展体系,确立三大目标引领方向

      《技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覆盖数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智能化施工与智慧化运维的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发展体系。

      规划遵循需求牵引与创新赋能、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以人为本与品质导向、协同融合与系统推进四大原则,旨在到2030年实现三大发展目标:全市智能建造自主科技创新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整体提升,形成科技型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点的梯队成长体系;工程项目技术推广成效加速显现,实现智能建造技术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标准化场景分级覆盖。

      八大技术领域突破,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格局

      《技术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八大关键领域。

      在投资建设领域,将全面推行EMPC模式与全过程数智协同管理,致力于打造“好房子”“好工程”。勘察设计领域重点推动智能测绘、BIM正向协同设计、AI辅助及智能审查。生产物流领域着力发展基于BIM的柔性智能生产、AI+3D打印及“一件一码一车一码”智能追溯技术。施工建造领域广泛运用BIM深化设计、数智工地、人机交互及BIM+AR辅助安装。物业运维领域核心是构建基于BIM的数字孪生平台以实现智慧化管理。数智科技领域聚焦研发BIM协同平台、建筑产业互联网、AI数字人教学平台及智能机器人芯片。绿色新材领域主要发展装配式绿色农房、高性能建材及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智能装备领域则重点攻关智能工程机械、建筑机器人、智能测量设备及AI+3D打印建造装备,全面覆盖建造全链条。

      《技术发展规划》将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注入“核心引擎”。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表示,要凝聚合力,强化组织、政策、人才与宣传保障,确保蓝图落地,开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长沙“十五五”智能建造发展规划》系列报道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