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勇闯“生命禁区”,助21岁女生重燃青春希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李艳 甘杰)你知道脑干出血有多可怕吗?出血5毫升就可能致命。因为脑干是“生命禁区”,位于大脑最深处。若脑干区域血管“短路”,被动静脉瘘畸形血管环绕,再加上出血,生命就会受到巨大的威胁。记者今日从长沙市第四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团队勇闯“生命禁区”,用微创技术为一位年轻患者挽回了生命,且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并发症,帮助她重燃青春希望。
近日,21岁女生小玲(化名)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伴随左侧肢体乏力,被紧急送到了长沙市第四医院岳麓院区。经急诊CT检查,医生怀疑她脑干出血、脑血管畸形。经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脑干下部被扩张的血管环绕,其原因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短路”:后脑最粗大的一支动脉血流大部分直连迂曲扩张的静脉回流入心脏,而不供应脑组织,而且高流量的血流冲击导致动脉壁膨出,形成两个极易出血的动脉瘤。
这是非常危险的脑动静脉瘘合并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小玲此次发病的原因很可能是动脉瘤渗血。而且,脑干作为调节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的“禁区”,结构精密且代偿空间极小,此处病变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昏迷或者重残。
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李斌迅速集结科室介入团队,并与麻醉手术科、影像科、介入中心及神经内科二病区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
多学科团队通过高分辨率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反复研究动静脉瘘的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对手术路径、栓塞策略、风险防范及对策等进行多轮推演,最终制定了“经血管介入栓塞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方案。
术中,手术团队通过患者大腿根部不到3毫米的穿刺通路,将微导管沿体内动脉的“公路网”精准送入直径不足2毫米的颅内病变血管。在实时影像导航下,主刀医生以“毫米级”操作避开脑干重要功能区,逐步填塞动脉瘤并封堵瘘口。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小玲的动静脉瘘及动脉瘤被完全栓塞。术后造影显示异常血流消失,脑动脉恢复正常,而且脑干压迫解除。
术后,小玲在介入手术室很快平稳苏醒,未出现肢体瘫痪、吞咽障碍等神经功能损伤。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小玲顺利闯过术后高风险关,于次日复查CT后转到普通病房,且已恢复正常活动。
据悉,脑干出血死亡率为70%至80%,而合并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的该类病例更为罕见。此类手术对团队经验、设备精度及围术期管理要求极高。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在复杂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