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李洁芳:在长沙率先开设“无陪护病房”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吴丹 胡兰)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对于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洁芳来说,这是个值得自豪的日子,她被评为2024年湖南“最美医生”。这位从医30年、初心不改、情怀依旧的医生说:“从医多年,有辛苦,有困难,有挫折,但能为病人解除病痛,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李洁芳为患者把脉问诊。 长沙晚报通讯员 吴丹 胡兰 供图

  中医国粹,她守的是技、承的是心

  “李主任,我什么都还没说,您就精准地说出了我的病症,简直太厉害了!”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病房,患者姚娭毑激动地连声说道。

  除了早上查房外,李洁芳每天下班前,都会来到每一个患者床旁,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黄昏时刻,李洁芳在病房查房时,看见头发花白的新入院患者满面愁容,赶紧上前轻轻搀扶着患者坐起来,认真为老人把脉,观察老人舌苔情况。未待老人说话,李洁芳便精准地说出了老人的一系列症状,并定位病症根源,为老人制定了治疗方案,惊讶万分的姚娭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在李洁芳和中医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原本咳嗽咳痰气促严重的姚娭毑,病症很快得到了大大的缓解,对李洁芳充满了感激。

  “李主任总是那么耐心,像朋友,像亲人。”患者赵女士说。在中医科住院以来,她有事没事都喜欢和李洁芳聊聊天。李洁芳从不觉得烦,她觉得与患者打交道是她最幸福的事情。她认真倾听每一位患者及家属的诉求,细致地问诊、解答,适时地安抚病人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坚定信心,以求尽快解除他们的痛苦、尽早施以有效的治疗。

  行医三十载,芬芳满杏林。30年来,像姚娭毑、赵女士这样对李洁芳赞不绝口的患者数不胜数。

  “常将人病如己病,就得苍生似我生。”李洁芳说,中医国粹,她守的是技、承的是心。她将医者仁心的情怀融入血脉,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健康。

  她开设了长沙第一个“无陪护病房”

  2010年7月15日,李洁芳临危受命,主动承接了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主任一职。在工作中,她发现当今社会上空巢老人居多,且多数老人患病了,没有子女在病床边照顾……看到一幕幕空巢老人独自就医的场景后,李洁芳感到有点心酸。

  如何帮助这些空巢患病的老人呢?她一边摸索病房管理模式,一边请求医院领导的支持,最后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2010年开设了长沙第一个“无陪护病房”,至今已坚持了14年。

  这一创举不仅真正减轻了患者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还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医院的美誉度。如今,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科的“无陪护病房”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一个为老服务示范窗口,成为引领行业医疗服务的标杆,被省市卫健委作典型推介,打通了“养老最后一公里”。

  从医30年,她每天几乎都“泡”在工作中

  今年52岁的李洁芳一直默默地坚守在中医科临床一线,尽职尽责地帮助患者,为许多因患病而终日卧床的老人和失独患者带去了关注和爱,先后荣获“长沙市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长沙市德艺双馨优秀医师”“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从医30年,她每天几乎都“泡”在工作中。早上,她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医院,来到患者病床前细心询问病情和治疗情况。晚上,她总是八九点才下班。下班后,她还不时打电话到科室询问患者情况。

  她组建了两个病友服务群,专门解答患者的各类咨询,将医疗服务延伸到了院外,让患者的院外康复、继续治疗得到了科学、专业、便捷的服务和健康指导。正是她的这份认真,使得中医科患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她始终牵挂着基层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常常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坐门诊、查房,指导基层医疗工作,向基层医院推广有中医特色的适宜技术、诊疗常规及指南等,帮助基层医疗单位解决医疗技术难题。

  她矢志岐黄,师承名家,不断求索,只为给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2023年,虽然工作异常繁忙,她还是排除万难,每周抽出两个上午的时间跟随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出诊学习,仔细记录下熊老望闻问切的步骤和药方,每天晚上反复揣摩熊老的医案,背诵理法方药到深夜……同时,她又毫无保留地将所学、所悟的临床经验和学习体会传授给科室医生,科室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医治患者除了医术,还需要一剂‘真诚’的良药,给足患者安全感。”作为一名医生,李洁芳念念不忘的是如何更好地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她一门心思深耕在提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的沃土上,只因她对患者有着最深切的关怀。

【作者:杨云龙】 【编辑:肖彪】
关键词:医师节 长沙市第四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