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小伙全身反复起水疱,竟是免疫系统“误攻击”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胡梁 罗倩玲)24岁的小张,身上反复起水疱,水疱从口腔蔓延到全身,伴有明显的灼热感,让他备受困扰。他曾在当地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症状虽短暂缓解,但很快复发且症状加重。近日,他来到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刘劲松主任门诊寻求帮助。经过系统检查与中医辨证,他被确诊为天疱疮。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几天后,目前小张身上的水疱大部分开始干涸结痂,灼热感也基本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刘劲松介绍,天疱疮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误攻击”而导致的皮肤病。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保护我们免受外界侵害。在天疱疮患者身上,它却错误地攻击皮肤和黏膜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导致细胞“脱开”,形成松弛、易破的水疱。

  这类疾病虽不常见,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以中青年居多。病情轻重不一,严重时可能因皮肤大面积破损而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天疱疮的典型表现包括:口腔最早“报警”,多数患者最早在口腔出现糜烂、疼痛,喝水、吃饭都困难;水疱松垮易破,皮肤上出现像“气球装水”一样的水疱,轻轻一推就破,留下红色糜烂面;灼热但不痒,患者常感觉皮肤灼热,但一般不痒;易继发感染,破损皮肤如护理不当,容易感染,加重病情。

  “天疱疮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刘劲松说,像小张这样长期饮食不节、作息混乱、情绪压力大,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免疫系统紊乱,成为疾病的“导火索”。

  刘劲松表示,小张的治疗过程,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

  西医控标:使用免疫抑制剂,快速控制异常的免疫攻击,外用药物保护皮肤、预防感染。

  中医治本:中医认为天疱疮多与“脾虚湿盛、湿热内蕴”有关。脾主运化,脾虚则体内水湿停滞,郁久化热,发于皮肤即为水疱。治疗上遵循“中医皮肤泰斗”赵炳南教授治疗天疱疮的经验,中医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为法,运用健脾除湿汤合八生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和外洗药物,既祛除病邪,又调理体质,减少复发风险。

  天疱疮容易反复,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坚持用药与复诊,不可自觉好转就擅自停药,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温柔对待皮肤,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和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管住嘴很重要,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以及生冷油腻的食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不熬夜,学会调节情绪,适当进行缓和运动,增强抵抗力;营造舒适环境,避免长期待在潮湿环境中,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

  刘劲松提醒,天疱疮虽是一种顽固性疾病,但并非不可控制,通过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生活。如果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水疱,尤其是伴有口腔糜烂,请及时前往风湿免疫科或皮肤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


【作者:杨云龙】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身上反复起水疱 免疫系统“误攻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