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专家手术直播!湘雅·长沙国际消化代谢病论坛会在长举办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于彬 雷春沙)为期3天的第二届湘雅·长沙国际消化代谢病论坛暨NOSES手术及ERAS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研讨班,11月2日在长沙闭幕。学术会吸引了北京、上海、广州、湖北、湖南等国内知名专家,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由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主办,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承办。

分享新技术,中日专家手术直播成精彩看点
消化道疾病是人类常见的健康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及消化道肿瘤等较为常见。在我国,目前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感染及不良饮食习惯,增加了胃肠道负担,引发各类消化道问题。精神心理因素,如长期焦虑、抑郁等,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对此,国内外专家围绕消化系统肿瘤、代谢疾病、外科技术三大领域,展开学术探讨和临床新技术分享。
中日友好医院姚力教授,带来《推进消化肿瘤均质化精益医疗的实践构想》;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病院塚本俊輔教授,解读了“结直肠癌机器人手术日本现状”,美国Rutgers大学Karen WeiRu Lin教授、加拿大Dalhousie大学Yu Chen教授,则分别聚焦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研究,带来国际前沿视角的学术汇报。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朱利勇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存川教授、长沙市第一医院徐大勇教授等,针对减重手术适应症、肥胖管理指南、结直肠癌外科诊疗技术等临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新技术临床经验分享。介绍了手术的发展历程、深度剖析腹腔镜手术的术式精髓、分享了机器人手术的操作要点,现场专家还介绍了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结直肠癌领域的全程管理策略,推动外科实践迈向“精益化”。
11月2日上午,学术会设置了机器人远程手术直播。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病院的塚本俊輔教授、田藏昂平教授,与长沙市第一医院徐大勇、杨运泉教授团队联动,在长沙市第一医院三公里院区与捞刀河院区(长沙市肿瘤医院),开展“手术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远程操作。会场互动嘉宾实时参与新术式的探讨,线上观看达10000余人次,为参会者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战略合作,让群众“少痛苦、快康复”
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张树生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数字化医疗的背景下,举办这次学术会,旨在为国内外同行分享经验、凝聚共识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消化代谢病诊疗的规范化、精准化与国际化,深度探讨全球范围内消化代谢性疾病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挑战。
今年9月,长沙市肿瘤医院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挂牌,医院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病院、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团队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消化道肿瘤诊治高地,实现肿瘤科普、早筛、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治疗。
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立新则表示,随着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消化代谢病的临床诊疗面临着更高要求,既要破解“高发常见病”的规范诊治难题,也要回应“少痛苦、快康复”的民生期盼。对此,要把“规范”做深做实,要让“创新”赋能临床,激活学科发展的“动力源”。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千万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期待。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