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后腰上长水疱痛到哭?医生:此病进入高发期,免疫力下降人群要当心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曾洁)一知名歌手近日坦言,自己曾是个熬夜族,直到身体亮起“红灯”患上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才意识到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她这段“熬夜致病”的经历冲上热搜,也引发网友对“带状疱疹”的热议。明星案例不是个例,职场人频频中招!今天,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刘水平告诉记者:“近期科室接诊了多位类似患者,许多是长期倒班、熬夜加班的职场人士,这些人群免疫力一旦下滑,病毒就会乘虚而入。”

  识别带状疱疹的疼痛信号

  什么是“蛇缠腰”?刘水平介绍,它其实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很多人小时候长过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而是潜伏在神经节里。当你熬夜、压力大、过度疲劳、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就会被再次激活,沿着神经纤维扩散,导致神经发炎、皮肤起疱,引发剧烈疼痛。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包括:单侧躯体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多发生在胸背部、腰部及头面部,伴随烧灼样、电击样或刀割样疼痛。

  带状疱疹发作有三大典型阶段,一旦身体发出以下信号,一定要警惕:

  预警痛:发疹前1至5天,局部皮肤出现灼热、刺痛。

  皮疹痛:身体单侧成簇出现水疱,呈带状分布,常见于腰背、头面部。

  后遗痛:这是最折磨人的阶段,约30%的人皮疹消退后,疼痛仍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轻触皮肤就如针扎、火烧,严重影响生活。

  为何秋季成为带状疱疹高发期

  随着季节更替,被称为“蛇缠腰”的带状疱疹正悄然进入高发期。这种被称为“最疼皮肤病”的疾病不仅带来皮肤红疹水疱,更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神经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视力、听力,留下长期后遗症。秋季是带状疱疹高发季节,免疫力下降人群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为什么秋季成为带状疱疹高发期?刘水平解释,一是季节交替时温差大,人体易受凉,导致免疫力暂时性下降;二是秋季干燥气候加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为病毒活跃创造条件;三是经过夏季消耗,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系统储备不足。

  把握“黄金72小时”治疗窗口期

  “带状疱疹的治疗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刘水平表示,把握“黄金72小时”治疗窗口期至关重要。如果出现身体单侧疼痛或皮疹,应尽快就诊。3天内用抗病毒药,如常用的“药物+理疗+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可大幅减轻神经损伤、控制病情。

  预防带状疱疹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疫苗接种建立特异性免疫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持整体免疫力。

  50岁以上人群应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即便发病也可减轻症状、减少后遗痛。

  此外,要调节生活,尽量不熬夜,保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职场人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做拉伸放松;注意保暖,避免因受凉激活病毒。

  如已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需坚持综合治疗,包括口服药物、神经调控技术及心理疏导等。

  “带状疱疹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身体单侧不明原因疼痛或皮疹,尤其是有熬夜、疲劳等诱因后,应尽快就医。”刘水平提醒。

【作者:杨云龙】 【编辑:肖彪】
关键词:带状疱疹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