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他,竟然脑卒中了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李艳)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吗?不是的。记者今日从长沙市第四医院获悉,该院接诊了一名年仅34岁的脑卒中患者苏先生(化名)。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张凌云博士表示,脑卒中呈现年轻化趋势,不良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成为脑卒中的“新靶标”。

  近日一大早,苏先生鼾声如雷,家人呼叫他没有任何反应,被紧急送往长沙市第四医院。抵达医院时,苏先生血压已达220/140毫米汞柱。体查时,苏先生只有一侧的肢体勉强有回缩。急诊CT显示,其右侧大脑深部有约25毫升血肿——这是致死致残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

  “快!患者出血量大且位置关键,随时可能因脑疝扩大导致死亡。”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一边争分夺秒地为苏先生实施紧急血压控制,一边通知神经外科团队,迅速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

  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张凌云博士迅速赶赴现场,细致分析病情,发现苏先生的血肿压迫了内囊(有“神经总干线”之称),但还未造成实质性破坏,而且CT上显示血肿液化明显,具备微创清除的条件,认为苏先生有很大机会恢复。张凌云当机立断,迅速安排手术。

  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团队采用立体定位脑血肿微创手术,通过数毫米的颅骨通道,精准清除了血肿。不到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不仅成功避开了患者的重要神经血管,更将手术损伤降至最低。

  术后,苏先生很快苏醒,但是因为过度肥胖、呼吸费劲、肺功能差、氧饱和度偏低等问题,经过多学科会诊,他被诊断为呼吸衰竭,随即转入ICU接受治疗。在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下,苏先生闯过难关,转回普通病房。

  术后10天,苏先生已能自行下床活动,原来只能轻微活动的左手,握力甚至超过了对其进行体查的医生。看着儿子重新站起来行走,苏先生的母亲激动得老泪纵横:“我以为我儿子这辈子完了,没想到现在还能自己吃饭、走路,是医护人员让我们这个家重新燃起了希望,太感谢你们了!”

  张凌云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脑部有许多动脉血管供应氧气与养分给各区域脑组织,如果发生血栓阻塞动脉就会形成缺血性脑卒中,若缺血时间过久,会造成脑组织伤害。出血性卒中是因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脑组织的伤害,占脑卒中的20%。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而且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致死率高。

         “临床上,年轻的脑卒中患者确实越来越多了。”张凌云提醒,脑卒中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脑卒中发病年轻化,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年轻化有关系。如今生活条件改善,年轻人餐桌上总少不了大鱼大肉,从而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生风险。苏先生患高血压数年,但因为一直不重视,经常忘记服用降压药,最后导致险情。

  因此,年轻人日常也要坚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积极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才能为健康筑起防线,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杨云龙】 【编辑:周意】
关键词:34岁 脑卒中 长沙市第四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