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拍心电图,三甲医院做手术,40余分钟抢回心梗患者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3日讯(通讯员 刘金红)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医疗联合工作办公室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电话来自开福区四方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多岁的李先生,因突发胸痛被紧急送至就近的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的王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迅速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系统,将结果发送至长沙市第一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仅3分钟后,诊断中心便反馈危急值,确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

  在医疗联合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协调下,长沙市第一医院立即启动胸痛救治流程,开通绿色通道。120救护车将李先生快速转运至医院,患者到达后直接送入导管室。心血管介入团队迅速行动,为其实施冠脉造影术和PCI术。整个救治过程仅用时40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的90分钟D2B时间(门球时间,即患者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为患者赢得宝贵抢救时机。

  术后,李先生坦言对心肌梗死认识不足,误以为仅是普通胸痛而未及时就医。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马丽霞表示,大家有必要了解心肌梗死的严重性,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内,尤其是前120分钟最关键,此时及时开通堵塞的血管,能最大程度挽救心肌细胞,降低死亡风险。超过6小时,心肌坏死范围明显扩大,治疗效果显著下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后果。经数日治疗,李先生病情显著好转并顺利出院。他多次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及时就医的重要性,更见证了医联体高效救治的实力。”

  据统计,自长沙市第一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成立以来,开福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上传心电图7万余例,发出危急值报告80余例,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医联体通过全流程管理确保危急症患者获得及时救治,此举获社会广泛好评。

  马丽霞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的突然阻塞引起,导致心肌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其最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胸痛,可能伴有大汗、晕厥或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左肩痛、背痛、牙痛,甚至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或上腹疼痛。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表现为腹胀、食欲下降、胸部不适等。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需要争分夺秒,因为心肌组织在缺血后很快就会开始坏死。患者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即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再灌注(血管打开、血流恢复)的时间,是衡量胸痛中心救治水平的核心指标,国际标准是小于90分钟。

  马丽霞提醒,预防心肌梗死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二是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三是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按医嘱规律服药。

【作者:刘金红】 【编辑:杨蔚然】
关键词:心梗 长沙市第一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