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公安13年心理热线,温暖每位“平凡英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宁娟 胡平)“110作为连接群众的生命线,接警员的沟通技巧和稳定情绪至关重要。听了《关于沟通的一些事》这一课程后,接警员们学会了安抚报警人不稳定情绪的方法,使得接派警工作变得更专业、更高效、更具温情!”……这是长沙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民警在课后的真切感言。
为了让民辅警提升心理素养与工作能力,长沙市公安局政治部围绕“沟通力”“抗压力”“调控力”“胜任力”“凝聚力”“幸福力”等主题,精心梳理出思政+心理、情绪管理、家庭教育等九大类别课程体系,成功开发出心理健康100堂课程,实现了心理服务与民辅警需求的“双向奔赴”。
“100堂课任你挑!”这只是长沙市公安局构筑活力幸福警营的一个侧影。公安工作长期面临“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近年来,市公安局党委秉持“民辅警的身体健康不只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更属于组织”理念,推动健康工程建设,紧盯“健康服务提质、健康意识提升、健康水平提高”工作目标,推出系列务实举措,全力打造全国警务健康管理“长沙样本”。
用“心”呵护,构建心理防护网
在守护城市安宁的征程中,公安民警时刻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与巨大压力。
此前,长沙市公安局一位民警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中不幸受伤,事后这位民警因觉得此次抓捕行动存在一些不足,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市公安局政治部立即会同心理专家,对该民警展开心理干预,引导其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此次事件,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助其走出困境。
“警察同样是平凡的血肉之躯,在工作中也难免会产生焦虑、挫败等负面情绪。”市公安局政治部健康警队建设指导处的负责人解释道。
为有效化解公安队伍中的心理风险隐患,长沙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并实施一系列暖心举措:打造了一支专业服务团队,在全局培养200名持证心理咨询师,组建由5名社会专家和20名民警心理咨询师构成的核心团队。
自2011年开通省内第一条公安心理咨询热线以来,共为民辅警及家属提供面对面咨询3230小时、电话咨询17.8万分钟,成为全国公安系统服务时间最长的心理热线品牌。
该局持续11年做实民警心理健康风险全程监测预警和干预管理,率先在全省公安推行“量表测评-筛查访谈-专家评估-分类干预”的心理健康测评闭环管理流程,发挥心理测评“微预警”效能,及时发现心理预警人员,通过上门家访、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关爱帮扶。
破解难题,为民警健康“精准把脉”
“亚林,我刚刚在湘雅医院做了术后3个月的复查,医生说我恢复得很好,感谢市公安局党委和你们政工室,是你们救了我的命,如果不是你们督促我去参加解读会,我可能就会失明了……”望城分局肖警官电话里跟健康专干说。
2023年上半年做完体检后,肖警官的右眼视力越来越模糊,3次去眼科就诊,均未查出原因。市公安局安排湘雅医院专家赴分局开展体检报告解读,肖警官被“强制”要求参加,专家解读了体检报告,并结合其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完善脑部CT和核磁检查。在医院检查后,医生推断为脑垂体良性肿瘤,已经压迫右眼视觉神经,若不及时治疗,有失明的风险。肖警官很快进行了手术治疗,并顺利恢复。
长沙市公安局成立全国第一家公安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健康警队建设指导处,统筹指导全局健康管理工作。在身体健康管理上,以“精确分类、精细筛查、精心呵护”为工作思路,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率先推行“四色预警”分类管理。通过常规体检数据评估,将民警划分为红、橙、黄、蓝四个风险等级,对筛查出来的红色预警高危人员实施“五帮一”个性化关爱。
公安民辅警长期扎根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工作环境,易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健康问题困扰,大幅增加了心、脑梗的发病风险,历经血与火、生与死的高强度应激状态更是容易诱发急性疾病。
一般常规体检虽然可以检查出一些常见疾病,起到初步筛查的作用,但因缺乏岗位针对性和职业个性化,无法有效检测出更多威胁民警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市公安局政治部邀请4家省内知名医院专家召开座谈会。专家们就如何防范民警致命风险开展讨论,同时对历年全市公安民警体检大数据分析,并结合当前公安工作的职业特征、岗位特性、任务特点,提出了“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增加致命风险精准体检项目”的专业性建议。按照与常规体检“取长补短、精准预防”的原则,根据4家医院的建议,确定了头部CT、心脏彩超、高敏肌钙蛋白、肺部CT等精准体检项目,力争致命风险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预防。
目前,共组织四类“高危”民警群体(红色预警人员、三年内将退休民警、工作期满30年民警、“四高”慢性病高发的40至50岁民警),开展6000人次精准体检,筛查出8名确诊癌症早期民警,均及时完成手术治疗。
科技赋能,提升警队健康素养
该局积极借助科技力量,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全体民辅警全覆盖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以往纸质档案管理繁琐低效的状况,实现健康要素信息的分类归集与汇总分析,能够精准、高效地呈现个人健康变化趋势,让健康管理工作更加精准便捷。
通过长沙公安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能够点对点地向民辅警推送有针对性的健康课程以及健康叮嘱,提醒他们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自2018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长沙市公安局共推送健康信息37万余条。针对超重肥胖、两梗防治、三高人群,更是进行专项分组,推送了26.5万余条健康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健康知识推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普及、分级分类管理的有效实施,如今,民辅警队伍中逐渐形成控烟限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有效降低了慢病发病风险。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红色预警、橙色预警的中高风险人员占比稳步下降,高血压检出率下降0.97%、高血脂检出率下降1.54%、高血糖检出率下降2.9%,警队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长期以来,长沙市公安局在提升民警健康素养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警心,并深化健康机关建设,继2023年市公安局机关院落成为长沙市首批“健康机关”后,2024年15个局属单位成功获选第二批“健康机关”荣誉称号,该局有独立院落的二级机构全部申报成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