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率76.7%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今日下午,湖南举办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省卫生健康委、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以及华菱集团、开福区社区等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小春就全省近期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进行了通报。截至2月25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16例,出院病例779例,在院治疗233例,累计报告重症病例146例,现有重症病例21例,死亡病例4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6810人,已解除医学观察25841人,尚有969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陈小春介绍,目前,全省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均降至个位数。2月23日以来连续3日确诊病例零报告,接受医学观察人数降至1000人以下,累计治愈出院人数不断增多,治愈出院率76.7%。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实现确诊病例治愈清零。全省78个县市区连续14天以上无新增确诊病例(含一直无病例报告的21个县市区)。
防控
科学精准防控,分级分类评估实行动态调整
2月18日,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出台《湖南省新冠肺炎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实施方案》,以县域为单位,依据相关指标进行疫情风险等级评估,分为低、中、高三级风险,中风险细分A、B、C三类。
对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保障交通运输正常运转,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中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在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保证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确保人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合理有序复工复产;无确诊病例的乡镇、街道可参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对高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和“外防输入、严格管理”的防控策略,保证医疗物资和“米袋子”“菜篮子”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密切研判疫情走势,有序扩大复工复产。
根据疫情风险等级评估,目前全省122个县市区低风险地区78个、中风险地区44个,无高风险地区。省联防联控机制将根据疫情情况,分级分类评估实行动态调整,每周发布各风险等级调整地区的名单信息。同时,继续巩固基层摸排筛查防线,对重点人群精准排查管控,对排查发现的密切接触者全部实行统一集中隔离。联合相关部门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在居民电子健康卡中,采用红、黄、绿3种颜色二维码进行风险等级提示,实现便捷精准防控。
救治
探索创新方法,采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用于临床治疗
一是集中专家力量。从省内各大型医院抽调228名专家,组成两个梯队的省级专家组进驻危重症患者较多的定点医院,现场指导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其中第一梯队负责指导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尽最大努力降低病死率;第二梯队负责对住院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指导非重症患者救治,减少轻症转重症。
二是积极采取新的治疗手段。根据国家新版诊疗方案,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创新治疗方法。采集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21人次,用于临床治疗13人次。103例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磷酸氯喹药物治疗,出院12例。同时,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加大呼吸管理、肺康复治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用。
三是强化救治协同。坚持中西医并举,在各市州驻点的省级专家组均安排有一名中医药专家,目前全省在院患者中医药参与治疗比例达99.3%。2月21日,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一名年仅1岁半的男童患者治愈出院。继续发挥远程会诊平台作用,提高省高级专家工作效率,已会诊30余例重症患者。
驰援
累计向湖北派出医疗队17批次,共1444人
从1月25日(正月初一)组建首批医疗队驰援黄冈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向湖北省派出医疗队17批次,共1444人,其中派驻武汉市859人、黄冈市585人。
在黄冈市,由株洲市、衡阳市、怀化市、邵阳市等4市选派的第一、第二批医疗队接管大别山医疗中心4个病房220张床位;由湘潭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娄底市等5市选派的第三批医疗队,对口支援黄冈市的黄州、麻城、红安、罗田、英山等5个县区。2月22日,我省向黄冈市派出第四批101人的医疗队,队员来自9家省属医院和衡阳市、娄底市、邵阳市的医院,主要参与黄冈市的重症、危重症型患者救治。
目前,湖南省对口支援黄冈医疗队累计收治确诊患者530例,治愈出院270例;支援武汉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821例,出院164例。
同时,陈小春表示,湖南多措并举激励一线医务人员,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关心爱护一线医务人员的措施,相关群团组织、爱心企业和社会公众等,纷纷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下一步工作重点,将围绕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突出抓好患者救治、为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办好几件实事、积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来抓。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