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费用高,宠物险能否为“铲屎官”减负?
全媒体记者 刘琼萍
猫狗在宠物界的地位绝对是“顶流”,主人们反倒叫它们“主子”,甚至自封“铲屎官”。随着养宠热度不断攀升,宠物看病贵成为了近半数“铲屎官”的一大痛点。
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0年中国城镇养宠(犬猫)人数达6294万,人均单只宠物年消费金额达5172元。虽然宠物诊疗支出增长最快达6.2%,但宠物保险在养宠人群中的消费渗透率仅为9.2%。近年来,不少保险行业和互联网企业等也感知到“主子”身上的“钱途”,深入宠物保险这片蓝海。
那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购买宠物险?购买宠物险贵不贵?宠物看病保险能报销多少?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宠物“看病贵”,动辄数百上千元
“养宠物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本堪比养娃,就相当于养了一只‘四脚吞金兽’。”经常被朋友调侃为“猫狗双全”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就怕‘吞金兽’生病,生一次稍微严重点的病,几千上万块钱就没了。”
宠物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养宠群体的共鸣。“猫狗去医院挂个号都比人贵多了。”有“铲屎官”感叹,“我家猫挂个号一般是200多元。”还有一些“铲屎官”感叹:“我家两只狗狗做绝育手术花了5000多元”“我的猫骨折手术花了6000多元”“去年我家狗做神经外科手术,一次就花了2万多”……
“打疫苗、定期驱虫、体检,购买具有一定治疗功效的营养膏、化毛膏、保健品等,这些是最基本的医疗开销。牙齿、胃肠、皮肤类疾病,绝育手术、剖腹产手术也比较常见,一次治疗费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如果出现重大疾病、外伤,宠物主人花三四万治疗的情况也是有的。”长沙一位宠物医生告诉记者,虽然大多数宠物主人愿意为宠物支付高额治疗费,但因为治疗费抛弃宠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此外,记者联系长沙多家宠物医疗机构发现,随着宠物治疗药物、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宠物医疗费用也在提高。
资本市场热捧,多平台涉足宠物险
宠物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为保险行业提供了开发市场的动力。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宠物医疗保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业内已有的宠物医疗相关保险,包括责任涵盖了宠物伤人、宠物受伤、宠物染病的中国平安“平安萌宠保”;中国人寿针对犬类宠物健康的“汪安心”宠物医疗保险等。除此之外,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等大型上市险企,以及大地保险、阳光保险等机构在此前均推出了宠物医疗保险。
继中国平安、中国人寿、阳光保险等多家保险机构推出爱宠专属保险后,腾讯微保近日推出的宠物医疗保险产品也进入灰度测试阶段。用户只需支付88元就可为宠物犬、猫投保最高30万元的全年全病种医疗保障,直击宠物“看病贵”痛点。而此次 腾讯微保的一年期“宠物大病医疗保险”每月保费7.33元,全年合计88元,保额最高亦可达30万元。相比之下,互联网保险平台推出的宠物险比传统险企在保费和赔付额上更具优势。
“宠物被很多人看做家庭成员和心灵寄托,很多宠物主人愿意为宠物的健康付费。因此,作为宠物保障的医疗保险,既能为宠物主人减轻养宠的医疗费用压力,也能缓解宠物伤人的相关责任,这是一个数百亿的市场。”一位保险公司经理如此表示。
观望气氛浓,培育市场仍需时间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近10个养宠家庭中,听说过宠物保险的有4个,6个家庭从未听过、“希望了解”,仅1个家庭已经购买了宠物保险。作为主力消费人群的中青年宠物主人,对宠物保险有需求潜力。
既然有需求,为何不参保?“我纠结挺久了,如果(宠物)不生病的话,买几年保险的钱也够它看一次病了,而且宠物医疗险一次可报销额度也不高。”面对宠物医疗险,犹豫不决的“铲屎官”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宠物保险条款对宠物医疗费用的报销设有免赔额,并限定了每年理赔次数和一次理赔的最高金额。例如,某保险公司一款年缴费700多元的宠物保险规定,宠物一般医疗理赔的单次免赔额为200元,最高报销比例为治疗费总额的60%,单次报销金额最高为2000元。
一位从业多年的宠物医生田先生对记者表示,很大一部分家庭饲养的猫、狗是普通品种,“不少家庭买宠物的钱都不超过1000元,治疗小病都不愿意多花钱,更何况是给宠物买保险。”
此外,相对于对宠物保险感兴趣的宠物主人,宠物保险的宣传力度不足、产品设置与宠物主人需求匹配度不高,也给宠物保险推广带来一定阻碍。
数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饲养宠物作为情感陪伴的方式。《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突破1亿只大关,达到10084万只,消费市场规模也达到2065亿元。其中,二线城市宠物主人占比41.8%,是宠物主人分布最多的城市。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