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们为什么在长沙创业 | 来长沙 创未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正值暑期,当多数学子踏上返乡归途或开启假期漫游,一群大学生却选择带上行囊,一头扎进创业孵化基地——他们把写在计划书的笔记变成实地调研的脚步,让头脑中的商业模式碰撞出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热辣的长沙,已然成为他们追寻梦想的赛场。今年上半年,数千人次青年学子在专业化创业培训中汲取养分,迈出坚实步伐。在校园、基地与各级人社部门的托举下,这群年轻学子正用行动宣告:创业最好的时代,属于敢想敢为的青春。
让热爱变成职业选择
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谢小糖”,凭借非遗美食创新项目“欢聚一糖”,获得50万元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支持。
该项目由谢氏锅巴酥第五代传承人谢奇君发起。即将大四的他利用这个暑假,和团队通过“电商+企业+手艺人+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传统美食产品的全产业链生态。
“谢氏锅巴酥的制作技艺源自1920年。作为一道传统美食,我和团队在保留传统13道工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设备缩短制作时间、提升产能,并开发葛根、莓茶等健康新口味,从而更加精准地契合年轻一代消费需求。”谢奇君介绍,现在团队已有22人,产品销售已覆盖全国13个省份,年预计利润约350万元。
“现在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有这么多力量在帮扶、在托举,我作为大学生更要全力以赴,坚持传统、不断创新,让这份传统手艺美食走得更远。”
更多的喜讯也在传来。来自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游书豪和团队开发的“听音识谱”项目,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100万元的助力。
“只需一键上传音频,一分钟就能自动生成相应的吉他谱、钢琴谱。”该团队自主研发出智能音乐转录技术(AMT),能精准分离复杂音频中的多乐器音轨,快速生成高精度乐谱,同时支持AI音乐生成与伴奏分离功能。游书豪介绍,团队打造的小程序和网页端均可应用于音乐教学、直播、短视频制作等领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音乐创作服务。
“创业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呵护。”他表示,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团队配备了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和创业场地,在市场调研、理论研究等方面给予充分帮助。同时,“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比赛,也为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和资源对接机会。“一路走来还有各级人社部门提供的专业意见,可以说都是‘通关秘籍’。”
谈及未来,他语气坚定:“我们立志发展成为AI音乐领域的领军企业,让更多年轻人的热爱变成职业选择。”
一群医学生的“甜蜜梦想”
在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有一支“00后”创业团队,年纪不大却爱鼓捣茶叶。“我们研究的茶叶,味道是甜的,却可以很好地帮助控制血糖。”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四的张本杰,现在是长沙湘之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其实是在一次校友企业家分享会上,我了解到怀化芷江有一种名叫木姜叶柯的茶叶,它天然带甜,却因富含‘黄酮类物质根皮苷等’成分,具有控糖功效。”他迅速捕捉到故事后面的创业机会,“如果甜茶的根皮苷能稳定提取并产业化,岂不是能惠及更多有需求的群体?”
于是,他拉上同实验室的伙伴,组建起“茶香医韵”芷江甜茶创新创业团队并制订了项目计划书。然而,要想将项目落地并非易事。团队首先“死磕”茶叶的提纯技术难题,连续泡在实验室6个月后,将木姜叶柯的核心成分提取纯度提升至98.5%,成功授权新型发明专利3项。
有了技术,如何将产业落地也是创业途中最为艰难的一步。“所幸我们遇到了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暖心的政策措施,既为我们提供了宣传平台,又为我们解决了场地和资金的问题,让我们的创业之梦得以落地生根。”张本杰说,今年3月,团队在创业园有了免费工位,开启了“白天上课、晚上创业”的模式。“每走一步,不仅有创业导师帮忙,还有人社部门为我们提供指导,真的不是在孤军奋战。”
目前,这个平均年龄仅为22岁的创业团队开发的甜茶速溶颗粒进入试验阶段;基于木姜叶柯开发的中药饮片等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期;与某上市药企的糖尿病辅助治疗制剂合作洽谈也在稳步推进中。
搭台赋能助大学生创业稳起步
校园里、基地里,大学生创业的劲头比天气更为火辣;而另一边,在长沙市创业指导中心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师资提升活动现场,同样如火如荼。
原来,该系列活动将课程设计、案例教学、实战推演等7项能力指标拆解量化,把最鲜活的“商业战场”搬进课堂,通过师资的提升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赋能。
今年以来,长沙市人社部门构建了“育苗—壮苗—成林”的全周期创业教育生态,通过协同各方力量,深度优化大学生创业服务生态,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导师校园行”“创业名师大讲堂”等系列活动,不仅推动了一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成长落地,也带动了更多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创业就业。
案例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这是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每年举办的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生动的培训场景。培训班实行小班教学,课堂沙盘推演完全模拟创业实际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未来创业的真实环境。
培训过程中,讲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创业基础知识以及创业相关法律法规,从产生创业意识到可落地的创业想法,再到创业实践的创业准备全过程,让学生解锁创新创业要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全方位护航,来自该校的“艺菓坊”创业项目,在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中职组二等奖。
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朱俊杰,在完成校园里的培训课后,还获得了创业导师长达半年的“一对一”孵化陪跑。“从注册企业、股权设计,到产品测试、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有导师的定期指导,现在我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感慨,自己只管去打拼,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我们要让有‘点子’的创业者都能带着创业计划书走出课堂,走向市场。”长沙市创业指导中心主任胡登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优势,整合政策、资本、人才资源,助力更多创业者在长沙“创意变现”。
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市创业培训共补贴5841人次。参加创业培训总人次中,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等青年学生2639人次,占比45.2%。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