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破壁,长沙图书馆织密教育转型立体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30日讯(通讯员 周驰宇 王璐)高考和中考落幕,暑期未至,长沙图书馆排队进馆、座无虚席的场景却提前到来。本该静候暑假的图书馆,因何成为学子们新的“打卡地”?现象背后,正连接着当前高考改革的核心脉搏。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要求考生从抗战文学中体悟民族精神,上海卷以“专、转、传”思辨文章特质,数学题巧妙嵌入真实工业场景,所有科目阅读量增加、灵活度提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试题越来越侧重跨学科思维、深度阅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械刷题”正逐渐失去市场,传统教辅资源已难以支撑高考新要求所需的广阔视野与跨学科融合能力。在这场深刻的教育转型中,长沙图书馆敏锐捕捉需求变化,悄然从传统的“藏书阁”变身为助力学生思维破壁、素养提升的重要驿站。
资源“破壁” 构建跨学科的海量知识库
近日,长沙图书馆期刊借阅览室迎来了意想不到的热潮——短短一周,近6000余册中外期刊被学生们借阅一空,借阅量较平日激增十倍。
期刊借阅室工作人员刘珍萍介绍:“很多中学老师鼓励学生来看杂志,因为杂志种类多、时效性强,可以开拓视野。”
期刊借阅量惊人增长,只是一个缩影,长沙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期刊资源、经典典籍和前沿数据库,为渴求新知的学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凭借一张读者证,长沙图书馆的海量资源向青少年们敞开:层层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丰富纸质文献,从低幼绘本到中外经典名著,从科普百科到前沿科技期刊,涵盖了各个学科、多元兴趣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便捷的数字资源平台将更广阔的知识疆域送到指尖——508.579万册电子书刊、有声图书资源18.3365万集、学术类资源356TB、传统文化类资源100万篇、知识全文17.8亿条。这“一证在手,万卷可期”的自由感,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阅读热情和求知欲。
“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由选择,不再局限几本教科书”,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郭女士欣慰地看到孩子在图书馆的泛读中增长了见识。这种广泛的涉猎、多元化的信息输入,正是“博闻强识”的基石,为深度思考、融会贯通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面对高考指挥棒的变化,长沙图书馆还迅速调整服务重心,提供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前沿服务。长沙图书馆现有期刊约1000余种,为提高期刊利用率,依托流动图书车开展“刊当先锋”优秀期刊推广活动,将丰富的期刊资源带出馆门,走入学校、和社区。此外,自2020年起,长沙图书馆与湖南省重点高中合作,主动将服务送出去,与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周南中学等市内高中名校建立外文图书流通服务点,精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外文原版图书和期刊,并根据师生的阅读情况和需求,定期补充图书资源。
“《TIME》和《经济学人》是最受‘学霸’和老师们欢迎的外文期刊,有的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出自这些期刊,奥赛班的学生也喜欢阅读外文文献,这是师生们了解世界前沿讯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长沙图书馆流通服务部副主任陈一诗介绍。
素养赋能 激活核心能力的“成长驿站”
当AI工具渗透到生活工作各个方面时,长沙图书馆已经提早一步开展了信息素养培训,截至2024年8月,“数字阅读暨信息素养夏令营”已开展了三季,活动吸引了大量家庭参与,课程以学术研究、专业提升为重点,提升学习信息检索技巧,高效运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进行研究领域热点分析与前沿追踪,满足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信息需求,提升青少年的数字阅读和信息素养能力。今年暑期,长图将继续推出信息素养课程,融合线上资源和线下社会教育活动,聚焦于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
图书馆的魅力远不止于静态阅读。每逢周末和假期,长沙图书馆面向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推出的多元丰富活动,让学生读者们都能找到兴趣的归属与能力的锻炼场。
低年级的孩子在妙趣横生的“故事驿站三点钟”的绘本故事会里开怀大笑;在“小神厨”活动中制作出创意十足的佳肴,在“耕读园”识辨中药材,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神奇;稍大的学生则可以在“橘洲讲坛”中品味经典深度,在创客空间尽情DIY,或是在“星城科学讲堂”的科普实践中探索科学奥秘,还可以参加英、法、俄、韩、日、德、意、西多语种公益课堂与世界对话;甚至参与模拟联合国、图书管理员等挑战性项目。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将抽象的素养要求转化为可感的体验,让孩子们在兴趣驱动与实践参与中收获自信、锻炼表达、学会协作。
环境育人 培养专注力的“无声课堂”
身处快节奏、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不少学生缺失读书的心境与环境,手机越刷越上瘾,读书却如抽丝。踏进长沙图书馆的自习区或阅览室,最直观的感受是那份专注与宁静。在这里,没有师长的耳提面命,亦无电子产品的频繁干扰。面对满室肃静、人人专注的氛围,孩子们自然地收敛了散漫之心,模仿着他人的专注,学习如何规划时间、自我约束。这是无声的教育,更是实践的课堂。
家有高二学生的江女士说:“图书馆氛围好,孩子效率也高,比在家反复督促强,作业在家要一个礼拜这里只要一天。”
而除了长沙图书馆,全市更有170余家总分馆可提供自习场所,分馆还可根据附近居民需求点单,由长沙市图书馆配送馆藏资源,“我们统计了全市各个分馆上半年馆藏量的流通效能,有的分馆的流通量是馆藏量的十多倍,这体现了分馆周边居民强烈的阅读需求,暑假前总分馆将向效能好、服务优的分馆进行图书上新补充,万余册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畅销新书送到家门口的分馆。”长沙图书馆总分馆物流专员胡海涛介绍。
面对高考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深刻变革,长沙图书馆敏锐洞察,主动转型,其意义已远超一个暑期“打卡地”的热闹。它依托海量资源构建“破壁”体系,通过信息素养培训赋能数字时代,凭借精心设计的多元活动激发内生动力,更以宁静专注的环境涵养自学自洽能力,编织起覆盖全市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
“时代在变,需求在变,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也要变。回过头看,教育变革的表征在图书馆早有体现,但教育的使命图书馆始终坚守。当AI重塑学习方式,图书馆不仅是资源平台,更是培养深度思考的土壤。”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表示,“2000余场暑期活动即将开启,图书馆的专业服务,让每个求知者在教育变革中找到成长坐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