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马栏山杯”颁奖!湖湘文化的奇思妙想将要产业化开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今日,第一届“马栏山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在马栏山智创园举办的大赛成果展将持续至12月25日。和同类赛事比,“马栏山杯”特别注重对优秀成果的保护与转化。在兑换创意价值、促进文旅消费方面,颁奖典礼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大赛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网信办、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广电局、省文联协办,湖南日报社、湖南广播电视台、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管委会承办。
记者在成果展现场看到,这里展示的大赛作品种类繁多,有丝巾、扇子、首饰、U盘、香炉、充电宝、食盒、手机壳等,甚至还包括各种精美的食物,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这些作品尽管用途不一,但都蕴含了浓郁的湖湘文化元素。
湖南善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多项作品在这次大赛中获奖。他们的作品巧妙地将湘绣与橘子洲上的烟花、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橘子花果结合在一起,又或者取材于马王堆汉墓的灵鹿、玉龙、仙马、朱雀,设计了丝巾、扇子、眼罩、遮阳伞、书签、耳环、吊坠等产品,风格淡雅清新,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其中不少产品已在湖南省博物馆出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产品总监尹英遐告诉记者,“马栏山杯”对文创行业从业者而言意义重大。“过去我们都是自己做自己的,都觉得自己做得很好。这次参赛,看了同行的作品,真是大开眼界。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她说,“湖南现在对于文化这块越来越重视。‘马栏山杯’是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家看到了我们湖南文创人的努力。”
“马栏山杯”除了给相对成熟的文创企业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对外展示的平台,其注重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发展的特点对创业团队来说更有着特别的意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师张玉山领衔的楚陶坊工作室就是这样的受益者。他们设计的大禾楚风旅行茶具取材于宁乡出土的大禾人面纹方鼎,并把俄罗斯套娃的特点融入到这套茶具中,别具一格。但样品可以手工打造、精雕细琢,商品却要依靠大规模生产,二者的要求不可同日而语。大赛终评答辩时,这是很多参赛者面临的评委“灵魂拷问”。工作室团队成员、林科大研究生赵少雯从中收获很多:“我们的课堂学习偏向理论知识,而大赛很注重市场需求,这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同样觉得这是一堂实践课的,还有来参观的普通市民。长沙理工大学的崔同学特地和同学拼车,从城南的云塘校区赶来城北的马栏山观看展览。她告诉记者,已是大四的她就要做毕业设计了,来这里寻找灵感。“我以前对湖湘文化了解不多,这次真是大开眼界。‘马栏山杯’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还是要多出来看看。”
据悉,以“产业化”为核心要义的“马栏山杯”特别注重对优秀成果的周密保护与持续开发。在颁奖典礼上,成立了马栏山(中国)广播电视电影网络视听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联盟,负责为首届及今后每一届“马栏山杯”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