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首个海外“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成立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通讯员 于文龙 冯卓娅)“非洲母亲新农场” 项目在非洲扎根生长!记者今日从湖南省妇联获悉,近日在非洲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中国-肯尼亚企业家“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座谈会现场,“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女企业家李洪梅从湖南省妇联主席杨兰英手中接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作室”的牌子。此举意味着,湖南省首个海外“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正式落户非洲。

“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已在非洲培训赋能妇女1862人

为响应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兴农惠民伙伴行动”号召,湖南省妇联从自身专注的领域出发,积极联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发起“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

项目以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精准脱贫经验为依托,通过“政府搭台、科技支撑、企业参与、社会协同”方式,实施非洲母亲减贫、女性引领赋能、家庭促进关爱“三大工程”和木薯产量倍增、良种替代、天然橡胶扩链、杂交水稻推广、母亲能力提升、小型农机推广、女性素质拓展、文化融通暖心“八大行动”。

该项目于2025年6月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正式发布,已被纳入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清单”和《湖南省落实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实施方案》。

据统计,“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发布以来,已在非洲培训赋能妇女1862人,帮助1150名妇女就业,缓解了950个家庭实际困难。

   让更多非洲女性获得改写命运的机会

湖南省妇联主席杨兰英(图左)与“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明意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梅(图右)授牌合影。省妇联供图。

“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明意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梅,就加入了“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中。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李洪梅的手机膜工厂被当地人称作“希望之地”,光这一家工厂,通过赋能培训,解决了200余名当地员工就业。

“一方面,我们有加速拓展非洲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能解决大量非洲女性就业,并为非洲女性和家庭赋能。”刚刚在非洲成立了湖南省首个海外“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作室”的她说,希望该“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作室”为促进非洲性别平等和妇女赋能、提升非洲妇女儿童的就业和生活水平,贡献更多的湖南巾帼力量。

近年来,非洲产品生产专线和非洲海外仓陆续建成,就业的女性员工也越来越多。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李洪梅格外关注非洲妇女发展,她说,接下来公司会成立更多的海外仓和工厂,让更多的非洲女性不仅能拥有一份薪资,更能获得一个能改写人生命运的机会。

推动非洲妇女全面发展

9月6日至9月12日,湖南省妇联代表团一行来到非洲马达加斯加、肯尼亚等国,就“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的开展和落地进行访问交流。期间,湖南省妇联与马达加斯加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部、粮食主权国务秘书部签署了关于“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的三方合作备忘录,为马达加斯加索阿维那职业技术学校挂牌“非洲母亲新农场”。

9月7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合办的农业技能线上培训在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西郊马义奇镇举办,远在中国长沙岳麓山实验室的湖南杂交水稻中心专家就水稻种植的相关技术问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马义奇镇的妇女们授课解惑;在肯尼亚基贝拉职业培训学校,根据下游企业实际需求,专门面向当地妇女精准投放的缝纫班、电商班、食品加工班即将相继开办。

在“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发端伊始,湖南省妇联就注重发挥“联”字优势,充分链接各类资源:今年6月,在长沙举办的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湖南省妇联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关于“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的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非洲母亲新农场”项目在非洲落地实施;湖南省妇联还与隆平高科联合开展面向非洲妇女发展的专项专班合作,培训更多的非洲女性农业人才。

湖南省妇联联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发起的这颗推动非洲妇女全面发展的新“种子”,在非洲这片广袤大陆上开始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作者:匡春林】 【编辑:谭伟】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