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齐心有奔头,地里刨出“金疙瘩”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蒋如君)“今年的桃子、李子、梨子上市至今,就卖出了20多万元了。我们家如今的好日子,毫不夸张地说是在地里刨出来的。”今日,浏阳市大围山镇东门村,涂传统和妻子廖阳秀正在果园里摘果子,虽然汗水湿透了衣服,但夫妻俩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七月的大围山,太阳把柏油路晒得发烫。上午11时,记者见到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时,他和妻子正钻进果林下摘桃子,衣背已汗湿。每天,他和妻子清晨5时起床摘果,上午分拣打包,午后顶着烈日发货,傍晚再去果园检查次日熟果。
“以前哪敢想,这些果子能变成‘金疙瘩’。”涂传统擦着汗,篮子已经盛满紫红的李子。多年前,他家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几棵老果树勉强糊口。转机出现在2018年,驻村工作队带来了果树改良技术,帮他扩大了果园面积,他才算真正把“土疙瘩”刨出了名堂。
今年63岁的涂传统因为家里底子薄,几十年下来夫妻俩虽然起早贪黑劳作却一直找不到脱贫的好路子。“眼看着村里不少人家盖起了漂亮的楼房,我家还是住破破烂烂的土砖房,加之两个女儿一天天长大,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前前后后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不仅老涂急,我比他更急。”涂传统的妻子廖阳秀回忆当年的贫困日子时说。
正午12时,果园里的温度直逼40℃。涂传统夫妻还在果园采摘果子,然后将水果背回家分拣、打包。这些桃子都是发往长沙的,夫妻俩麻利地往箱里垫上软纸,每个桃子都用网套裹好,然后联系快递发货,忙得连中午饭也顾不上吃。
七八年下来,涂传统家不仅建起了新房,用上了空调大彩电,银行里还有了30多万元的存款,水果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50多亩,一家人自然心情大好。“最累的时候是这个季节,李子、桃子、梨子赶在一块儿熟。”涂传统发动三轮车,车厢里的果箱码得整整齐齐往快递收集点运。“虽然累,但一想到订单提示音,浑身就有劲儿。”
送完最后一单,已是下午2时。涂传统的妻子才开始忙着做午饭。涂传统坐在果园边的土坎上,看着满园沉甸甸的果子,很陶醉。手机突然响起,是新的订单提示音。他直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尘,边走边朝着屋里喊:“阳秀,明天又得起早,长沙那边的客户又加单了!”
浏阳大围山海拔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水果糖分积累,桃、梨等水果甜度可达14%左右,因此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市场上享有盛誉。“今年的水果产量比往年高,亩产预计能到1700斤。”在丰收面前,涂传统夫妇也有愁心事,因为年纪大了不懂在网上销售,因此造成近三成的水果滞销。如果你想品尝大围山的水果,不妨致电13574857583、15874187583,联系涂传统夫妇购买。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