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乡村振兴好声音 湖南“村IP计划”活动举行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从“自己卖”到“帮大家卖”,“阿生草帽哥”头上的那顶草帽陪他走过田间地头,也走进了短视频、走进了直播间;“宁乡建伢子”助力企业销量、带动农户增收、解决地方就业,用一根自拍杆撬动乡村振兴;从2019年开始接触短视频平台,“乐小牛”帮助村民卖葡萄、茶油,今年准备卖起酸菜、腊肉,还要把乡村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24日,湖南“村IP计划”活动在长沙县金井镇金龙村举行,全省各市州三农主播代表、新媒体达人齐聚一堂,传播乡村振兴好声音。

“阿生草帽哥”分享如何用一部小小的手机帮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故事。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俊摄

“汗水滴在泥土里,直播间里才有信任”

活动现场为8位三农主播代表颁发首批“湖南村IP计划网络正能量乡村主播”荣誉,在主旨分享环节,这些“湘村代言人”分享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他们有的用短视频记录村落之美,有的已经成为“最美家乡推荐官”,还有的操着一口乡音,却用数字化“锄头”耕出了一条乡村“云”上之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乡村的无限魅力。

“2021年的时候,村里的香瓜大丰收,可是销量却不行。我就想,城里人那么喜欢看乡村生活,我能不能也试试?于是,我戴起草帽、拿起手机,开始在田间地头直播,一开始啥也不会,镜头是晃的,话也不会说,就傻乎乎地给大家看我们怎么种瓜、怎么除草,没想到还真有人看!”“阿生草帽哥”分享了如何用一部小小的手机帮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故事。他说,自己不搞花里胡哨的滤镜,直接带大家下地,看农民种茶叶、采摘芽头,因为“汗水滴在泥土里,直播间里才有信任”,他也期待更多“草帽哥”草帽姐“用最真实的镜头、最真诚的心,卖好家乡特产,讲好乡村故事。

“宁乡建伢子”用一根自拍杆撬动乡村振兴。

“宁乡建伢子”的新媒体助农故事起源于一条求助信息。黄材镇沩滨村的一位果农种植的16亩黄桃滞销,该果农向“宁乡建伢子”求助,“宁乡建伢子”用一条视频让滞销的黄桃在几天内售空。他的镜头还帮助了当地许许多多养殖户,通过“新媒体+文旅+农产品”模式推广沩山毛尖、土鸡蛋,让茶乡禅意与农产品同步出圈;扎进巷子口镇田间,为农户直播销售辣椒、茄子;联合双河村、仙龙潭村将农户自制农产品集中至村部线上销售……3年来,“宁乡建伢子”助农销售额已突破800万元,单场直播最高带动超30万销量,公益行动汇聚善款资助80余名困难学子。

“湖南村IP计划”系列活动之“我回村里办影展”活动同步启动。

以农民视角传递乡村新貌

当天,“湖南村IP计划”系列活动之“我回村里办影展”活动同步启动,160幅体现乡村之美的摄影作品在金井三棵树茶园进行集中展示。据了解,活动前期,长沙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大咖”走进金井镇的美丽乡村采风,他们深入田间地头,用镜头定格每一个动人瞬间。

影展展示的摄影作品内容丰富,镜头里老匠人揉捻金井绿茶时留下的指纹,那是传承千年的技艺;00后返乡青年搭建的智慧农业大棚,那是科技与乡村的灵动结合;乡村四季流转的烟火气,那是大美乡村的真实写照……嘉宾们漫步在光影中,细细品味一幅幅动人的乡村画卷。

活动主办方介绍,湖南“村IP计划”旨在通过以“文化+科技”的形式,依托三农主播在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大力推介湖南特色乡村。同时,通过三农主播的镜头与讲述,全方位展示湖南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以农民视角传递乡村新貌。接下来,一批正能量三农主播把网络个人账号作为宣讲平台,通过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带动村民共同建设大美乡村。

本次活动由省委网信办指导,湖南省新媒体协会、长沙市委网信办支持,星辰在线、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作者:刘俊】 【编辑:肖彪】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主播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