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证印“囍”字:不只防伪也有祝福

相链区块链

李红军

11月12日,话题“离婚证后面有囍字”引发热议,广东、江西两地婚姻登记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离婚证背面确实印有“囍”字,结婚证也是,这不是装饰,而是防伪标志。(11月13日 长沙晚报微信公众号)

从2004年离婚证封面由绿变红,到如今“囍”字防伪水印引发的温情解读,公众对婚姻话题的高度关注,折射出时代变迁中社会心态与价值取向的深刻转变。

离婚证“去绿变红”的改革,早已打破“红喜绿悲”的传统认知,意在消除对离婚的歧视与偏见。而此次“囍”字水印的热议,更印证了社会对婚姻的认知已从“必白头偕老”的执念,转向“追求幸福为本”的理性。有网友直言“离婚也是为了更快乐的人生,何尝不是喜事”,这种声音背后,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婚姻不再是捆绑人生的枷锁,而是基于情感契合的自由选择。公众对这个“囍”字的包容,本质上是对“告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的理解,是对个体幸福权的尊重,反映了社会心态的开放与包容。

这种关注也反映出当代人对婚恋价值的重新定义:婚姻的价值不在于存续时长,而在于是否能滋养个体成长、维系人格独立。过去“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传统观念,正在被“好聚好散也是圆满”的现代理念替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勉强维系的破碎婚姻,远不如体面分开更能守护家庭温情与个体尊严,这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家庭观,既需要尊重个体选择,也需坚守价值底线。首先应明确,离婚是无奈的解脱而非随意的选择,需秉持审慎态度,反对轻率离婚。其次,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理念融入现代婚恋关系,让家庭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同时,社会应强化正向引导,通过家庭文明建设传递“婚姻需经营、责任要担当”的理念,既不神化婚姻的属性,也不否定婚姻的价值。

笔者以为,婚姻的真谛是执子之手的相守,也是一别两宽的尊重。离婚证上的“囍”字,既是防伪的实用设计,更可看作对新生的祝福。它提醒我们,婚姻的成败不在于是否走到最后,而在于是否始终坚守对幸福的追求与对责任的担当。当社会能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婚姻的聚散,每个人才能在婚恋选择中获得真正的幸福,而这正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作者:李红军】 【编辑:肖彪】
关键词:婚姻 离婚证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