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的“流量冒险”,该刹车了!

相链区块链

李锦萱(湖南科技大学)

11月12日,奇瑞汽车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攀爬天梯时从台阶上下滑撞断部分护栏。13日凌晨,安徽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情况的致歉声明。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景区工作人员回应是奇瑞汽车在上面,当天是该品牌车企和景区做活动,平时不允许,损坏的地方要维修。(11月13日 热度新闻)

一场本想彰显性能的极限挑战,最终以“防护绳脱落、车辆撞护栏”的尴尬结局收场。奇瑞风云X3L在天门山的测试意外,与其说是一次技术疏漏,不如说是车企“流量至上”思维下的必然——为了博眼球、抢热度,将安全底线和消费者信任抛诸脑后,最终只换来一场贻笑大方的公关危机。

如今的汽车市场,“极限挑战”早已成了车企营销的流量密码。从悬崖峭壁到高原雪山,似乎只有在最险峻的场景里,才能证明车辆的性能优越。但营销的本质,终究要回归产品本身和消费者需求。消费者买的不是噱头,而是日常通勤中的安全可靠、家庭出行时的安心省心。当车企把资源和精力都投入到博眼球的“表演”中,却在最基础的安全防护上出现疏漏。这种舍本逐末的操作,不仅消解了品牌公信力,更让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产生怀疑:连一次测试的安全都保障不了,还能指望它在真实路况中守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吗?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流量焦虑”正在绑架整个行业的价值观。为了在短视频平台获得更高的曝光量,车企们纷纷跟风搞“极限操作”,却忽视了测试背后的风险隐患和社会影响。天门山作为知名风景区,游客众多、环境特殊,选择在此处进行高风险测试,本身就是对公共安全的漠视。一旦发生人员伤亡或环境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奇瑞此次虽侥幸无人受伤,但暴露的问题却触目惊心:从风险预估不足到细节把控疏漏,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源于对流量的过度追逐,而对责任的严重缺位。

对于消费者而言,车企的营销手段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新鲜感,但能留住人心的,永远是扎实的产品质量和对安全的敬畏之心。奇瑞的致歉声明虽然及时,但“反思”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车企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流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销量的背后,是无数消费者的信任与托付。与其在危险的边缘试探流量,不如把功夫下在研发、品控和安全保障上,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说话。

毕竟,没有哪个消费者愿意为一场“冒险表演”买单,大家想要的,不过是一辆安全、靠谱的车而已。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作者:李锦萱】 【编辑:陈登辉】
关键词:过度营销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