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出圈”,“文”字当头

相链区块链

袁湖西

这个长假,长沙以“韵味星城 月满华诞”为主题,推出88项覆盖全域的文旅活动,文旅市场火热、消费旺盛。美团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在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中,长沙位居全国第7;据高德扫街榜数据,长沙名列“长假美食吸引力城市榜”全国第5名,以及“十大夜生活活力城市”第3名;据同程数据,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最高的非一线城市中,长沙名列第5。(10月9日长沙晚报)

在旅游产业红火的今天,文化是各地旅游业争相推出的IP。人们从天南海北而来,谁会讲故事,谁的故事好,已经成为各地旅游产业能否长久兴盛的关键。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播下文化的种子,等鲜花盛开之时,定是“摩肩接踵步难移,游客多于杨柳枝”的一番美景。

以文“串”旅,从资源分散到产业集聚。用文化穿针引线,能够将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分散资源有机串联,形成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长沙大王山旅游度假区以国潮文化为主线,将湘江欢乐城、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特色项目串联成珠,形成集主题乐园、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此外,长沙还打造了“红色基因传承之旅”,将清水塘、第一师范、雷锋纪念馆等红色地标串联,形成主题鲜明的研学旅游线路。一枝独秀留不住旅客,但满园春色定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以文“留”客,从短暂流量到持久影响。风光四季变换,唯有文化长存。越来越多的游客要的不再是浮光掠影的观光,而是有厚度、可品味的深度体验。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对盛唐气象的沉浸式再现,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对北宋市井的活态复原;从苏州的平江路对江南文人雅趣的精致表达,到敦煌的沙州夜市对丝路文明的粗犷呈现,都是让游客“走进历史场景”,心甘情愿慢下来、住下来。文化赋予旅游以温度和记忆,让“打卡式”流量转化为“浸润式”停留,使一时的热度沉淀为持久的影响。

以文“塑”魂,从同质竞争到特色IP。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观或有相似,文化底蕴却往往独一无二。唯有深挖地方文脉,才能跳出“千城一面”的困局,塑造出不可复制的城市气质。就像成都凭借“休闲之都”的生活哲学,将慢节奏的市井烟火气转化为一种具有全球辨识度的“巴适”生活品牌;重庆凭山城地貌与市井烟火打造“8D魔幻”标签;长沙凭借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活力与湖湘文化熔于一炉,成功塑造出“青春乐活”的现代都市形象。文化是城市的面孔,更是灵魂。用文化塑造鲜明的地域特色,打造独特IP,方能从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文兴旅,须久久为功。把文化这篇大文章做深、做活、做暖,让每一处风景都有故事可讲,让每一次旅行都有记忆可循,文旅发展就能走向长红,迈向出彩。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作者:​袁湖西】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文旅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