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莫“卷”次数要“卷”收获
陈登辉 谢雨欣
近年来,正在读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实习生,在职场中出现得越来越多。数据显示,高达84.5%的在校本科生,在读大四前已有实习经历。其中,超四成在大一、大二便开启了实习计划。这股实习热的背后,是有不少学生将其视为“美化简历”的捷径,甚至以“卷”实习次数为荣。殊不知,这种盲目追求简历厚度、忽视实习核心价值的倾向,不仅背离了实习的初衷,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实习的意义,在于弥合课堂知识与行业实践之间的鸿沟。对于专业知识体系尚未系统建立的低年级大学生而言,若仅为堆积次数而实习,极易因能力不足而陷入“打杂”困境。例如,缺乏编程基础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强行进入技术岗位实习,不仅难以胜任任务,反而可能因挫败感消磨职业兴趣。可见,仓促追求实习数量,远不如先扎实打好专业基础,为未来真正有价值的实习做好准备。
想要实习有收获,应摒弃对次数盲目攀比的焦虑,聚焦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选择实习岗位时,锁定那些与个人专业方向或长远职业规划高度契合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更要秉持主动学习与深度反思的态度,努力将每一次实习经历,转化为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机遇。
归根结底,实习的本质是助力成长,在于质而非量,在于深而非广。与其在焦虑中盲目追求实习数量,不如沉心静气,专注于知识积累与基础夯实。既有真才实学,又能学以致用,才是未来职业生涯中实现真正“超车”的可靠资本。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