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文化+”,微短剧有大前途|麓山快评

相链区块链

  贺文兵

  在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望城区发布《促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无疑是抢占文化产业新赛道的明智之举,对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意义深远。用老百姓的话说,望城打出了一手好牌。(详见7月25日《长沙晚报》头版、5版相关报道)

  从文化层面来看,微短剧为望城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载体。望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汉长沙国王陵遗址、千年陶都铜官窑等留存着湖湘文化根脉,工人运动领袖郭亮等红色基因传承至今。

  微短剧能以生动的剧情、鲜活的形象,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群体,了解望城的历史文化与红色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

  在经济领域,微短剧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直接经济效益显著。单部剧超40万元的奖励,能吸引众多优质剧组和创作人才汇聚望城。中部地区最大的铜官窑竖店影视基地建成后,每年拍摄超500部短剧,将带动拍摄、制作、发行等全产业链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增加财税收入。

  另一方面,微短剧还能带动文旅等相关产业发展。以短剧为引流点,吸引观众到望城实地打卡取景地,像靖港古镇、铜官窑国风乐园等,推动文旅消费,实现线上内容与线下产业的良性互动。

  微短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最大的单一内容载体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达到856.5亿元。

  望城发力微短剧产业,是一次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微短剧产业的布局,是对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随着相关政策和举措的落地生根,望城有望成为中国微短剧产业的新高地。

【作者:贺文兵】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望城 望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