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大会,“新”得让人吃惊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如果今天去逛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你会看到什么?

能跳舞的机器人、会鉴伪的“火眼金睛”、囊括200多项工具的采编神器……11月12日,以“智能聚力 系统变革”为主题的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启幕。

今年是中国新媒体大会举办的第八个年头,2018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并在北京首次举办中国新媒体大会。2019—2025年,大会连续七届落户湖南长沙。

这场盛会,其核心活动之一的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于11月12日至14日亮相。走进技术展,从中央媒体到区县融媒,从“虚拟助手”到“具身智能”,这里的“新”,正重新定义着我们熟悉的媒体。

踏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技术展的现场,左手边是“央媒三巨头”的展区,走进新华社的展厅,科技感扑面而来。作为同行,橘洲君一眼就锁定了他们的明星产品——“采编助手”,迫不及待想探个究竟。

“这个‘神器’自2023年上线以来,已经集结了整整227项工具,全面赋能社内编辑工作,从策划选题、编辑海报视频,到校对稿件、润色文章、AI提炼标题,甚至资源整合检索,它几乎无所不能!”新华社技术部的工作人员说,这套“采编助手”是以新华社权威大数据和自研大模型为基座,打造出的一个既准确权威又实用可信的智能生产引擎。

现场他演示了一下:输入“米兰时装周”,系统瞬间就从新华社庞大的内部资料库中,精准调出了相关视频和图片产品。他特别强调,所有素材都是新华社自有版权,安全又权威,完全不用担心侵权问题。集齐“海报助手”和融媒体产品库,上千套模板随时调用,创意生产效率直接拉满。

在新华社展厅前,参展观众在了解其产品的具体情况。黄启晴 摄

“今天看到的都是最前沿的实践,像新华社、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真是最前沿的。”来自湘潭理工学院的向同学在参观后深有感触,“课堂上的知识偏理想化,如果不来亲眼看看,很难想象新媒体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次出来参观,感受完全不一样。”

有“予”之矛,亦有“检”之盾,智能生产,也需“火眼金睛”来把关。

这不,紧接着走进中国传媒大学的展区,橘洲君就被一个名为“白杨智鉴”的平台吸引,它是由中传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的“打假先锋”。

实验室的张同学说,面对AI生成内容泛滥的挑战,这套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全面、高效、精准的虚假内容鉴别解决方案。

说得这么厉害,不如现场实测!橘洲君当即上传了一段自己做的AI视频,不到10秒,系统就完成了检测,并当场生成了一份将近8页的详细报告,报告清晰指出了重点检测的4类篡改风险,并得出结论:“本文件综合伪造概率为0.93。”看来,在AI内容风起云涌的当下,这样的“质检守门员”角色,实在是不可或缺!

“白杨智鉴”系统检测完毕后生成的视频鉴伪报告。刘丹 摄

好消息,区县融媒“上桌”啦!

在满是“高大上”央媒和前沿科技的展馆里,一个展位的出现让人颇感意外——武汉市江夏区融媒体中心。要知道,在去年的中国新媒体大会技术展上,还难觅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踪迹。带着这份关注和疑问,橘洲君走进了江夏融媒的展台。

武汉市江夏区融媒体中心作为全国唯一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首次在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亮相。受访者供图

“作为唯一参展的区县媒体,咱们江夏融媒的核心优势究竟在哪?”面对橘洲君的疑问,江夏融媒新媒体总监孙庆阳介绍说:“我们是媒体融合深入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据孙庆阳介绍,其重点平台“掌握江夏”客户端汇聚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类优质新闻资源,立足“新闻+政务+服务+”功能定位,致力于建设成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与民生信息枢纽。2024年,获评湖北省媒体融合创新案例推优展播项目平台建设类(一类案例)。

当“最后一公里”长出“最强大脑”,基层治理就有了灵敏的感知力。

点开“掌握江夏”APP,映入眼帘的是各类民生服务:促销信息、江夏问答、律师在线、房屋信息、办健康证……孙庆阳说,中心160多人的团队中,有4名核心技术人员专注平台运维。他们通过精细化的本地社群管理,聚集了一大批来自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通讯员,构建了一张丰富的内容供给网。

截至目前,“掌握江夏”客户端装机量有40余万,峰值时期月活跃用户数达11万户,年发布稿件超6000条,总阅读量突破5000万,全年组织线上线下活动百余场。对于一个区级融媒平台而言,这份成绩单,确实足够亮眼。

未来已来:具身智能开启“人机共创”新篇章。

在芒果TV的展台,一阵动感的音乐和层层围观的人群瞬间吸引了橘洲君的注意,挤进去一看,一位特别的“演员”——具身机器人“小玖”,正随着音乐灵活地挥动手臂、踩准节拍,引得观众围出半个圆圈,不时发出惊叹。

橘洲君越看越觉得它眼熟,想起来这不是热播综艺节目《中餐厅·非洲创业季》里的具身机器人吗?

“‘小玖’这个名字,是节目中嘉宾们为它取的,呼应的是《中餐厅》的第九季。”现场,芒果TV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小玖于今年5月正式上线。它的硬件基础来自智元机器人,但内部能听会说、能与环境互动的‘灵魂’,则是我们基于自研的芒果大模型独立开发的。”这位特殊的“综艺合伙人”在节目中承担迎宾、传菜、互动表演等任务,深受摩洛哥当地顾客的喜爱。

更厉害的是,依托芒果大模型,“小玖”已能实现同声传译、犀利锐评、趣味迎宾、资深向导、个性音乐创作、漫画海报设计等10余项核心功能,真正展现了芒果TV在智能化内容生产与应用上的前沿探索。

“媒体的技术竞争比想象中更激烈。”与“小玖”一番互动后,湖南工业大学大三的陆同学说,“技术与媒体发展是深度绑定的。任何媒体要想不被时代甩下,都必须加快脚步,奋力追赶这股技术潮流。”

接下来,“小玖”还将参与纪录片和其他综艺节目的拍摄录制。看来,这位多才多艺的智能伙伴,未来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本次展会吸引不少行业人士和学生群体观展。黄启晴 摄

在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到,湖南作为文化大省、传媒大省,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推动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从“生产”到“把关”,从“云端”到“身边”,从“算法”到“身体”,媒体的边界正在重构,但核心始终未变:用更高效、更可信、更贴近的方式,抵达每一个人。

那么,AI这么“能文能武”,你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一起聊聊这个时代媒体人的未来!

记者/刘丹

编辑/尹玮 校读/李乐

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


【作者:刘丹】 【编辑:尹玮】
关键词:中国新媒体大会;长沙;新华社;区县融媒体;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新媒体大会;长沙;新华社;区县融媒体;中国传媒大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