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地带”的长沙模式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现在走来的是湖南省体育代表团,本届全运会湖南健儿将在24个大项、179个小项上争创佳绩。作为下一届全运会的东道主,湖南热忱期盼中部崛起,‘湘’约全运。”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伴着一曲《浏阳河》,湖南体育代表团出场,代表团由419名运动员组成,参赛规模和项目覆盖均创历史新高,目标为实现“10枚及以上金牌”。11月10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举行,两届奥运会冠军侯志慧夺得冠军,这也是她连续三届全运会夺冠。

就在全运会前夕,又有好消息传来,长沙市体育局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个四年一度全国体育系统的最高规格荣誉,成为长沙体育事业焕发新活力的最好证明。

空间焕新:“金角银边”成全民健身大舞台。

桥上,汽车飞驰而过;桥下,周围社区居民在打篮球、打羽毛球、跳广场舞,享受休闲运动时光,这是橘洲君在东风路桥下运动公园看到的一幕。

2024年10月,长沙市体育局和开福区政府共同投资390万元,对东风路立交桥下空间进行改造,短短几个月,近9000平方米的运动公园惊艳亮相。同样的运动场景,也出现在湘府路大桥(西)、四方坪清廉主题公园、莲花镇桐木村高架桥等高架桥(立交桥)下。

东风路立交桥下的空间已经被改造成篮球场,成为市民打球健身的好去处。余劭劼 摄

长沙用“绣花功夫”织密全民健身网络。

“十四五”期间,长沙市因地制宜推动在公共绿地、社区闲置空地、小区公共场地、城市“金角银边”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400个、室外运动场439个、国球进社区175处、203公里健身步道等,推进建设7座桥下空间体育设施,建成8个体育公园,累计投入超2亿元。全市新增各类体育场地面积达1369.7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2平方米。

赛事引领:全民健身的“活力引擎”。

“拿到冠军,感想很多,最重要的是运动要坚持,还要有好的心态。”在长沙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游泳比赛(成年组-公开类)社区组女子仰泳100米比赛中,本次参赛年龄最大的选手杨正可夺得冠军。赛后,她笑着说,自己是退休后被朋友拉来游泳的,如今已经成为健康的传播者,带动身边人走向健康之路。

第十一届市运会于今年4月至11月举行,是全市全民健身成果的集中检阅。赛事组别、项目设置多元,各个年龄段全覆盖,既有机关干部、企业职工挥拍上阵,也有青少年、老年朋友奋力拼搏,参赛运动员3万余人。

4月20日,湘江半程马拉松开跑,赛事与第四届长株潭融城半程马拉松赛、长沙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长跑比赛(成年组—区县市类)三赛合一。 王志伟 摄

以市运会、全民健身节、职工运动会等赛事为引领,长沙市年均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超千场,赛事活动数量、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带动经常锻炼人口比例攀升至43.9%;连续17年开展暑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活动,平均每年受惠中小学生达20万人次;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36273人,每千人拥有社区体育指导员3.5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总体合格率达95%以上。

体教融合:星城少年的“拔节之声”。

长沙队20名中学生球员雨中激战的身影,成为今秋“湘超”联赛最动人的风景。这些来自雅礼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名校的学子,是长沙体教融合培养的佼佼者。在第九轮“湘超”联赛中,他们帮助长沙队以1比0战胜岳阳队,继续领跑积分榜。

雅礼中学学生李悦宁(蓝衣)代表长沙队征战“湘超”。邹麟 摄

在过去的十月,长沙竞技体育捷报频传:

以明德华兴和明德中学结合为班底的长沙体校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全国24支顶尖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2025年全国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篮球锦标赛总决赛冠军;

雅礼中学女篮在2025年全国体育传统学校联赛(高中组)女子组决赛中,以不败战绩蝉联冠军;

14岁的长沙妹子胡芊翯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总决赛上,斩获两冠一亚、三破全国纪录,荣获女子U13-U14年龄组积分MVP(最有价值运动员),200米蛙泳成绩超过刚刚结束的亚锦赛冠军日本选手石川真菜0.02秒。

14岁的长沙妹子胡芊翯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总决赛上,斩获两冠一亚、三破全国纪录。受访者供图

体教融合的“长沙模式”正在结出硕果。

近年来,长沙市体育局构建“选苗—育苗—成苗”全链条培养体系,依托12个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和青少年U系列赛事平台,深化体教融合,在全市布局120家竞技人才基地、209所体育传统校,开展教练员培训3000人次,设立重点教练员工作室10个,年均投入经费近千万元。此外,结合长沙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实际,长沙市体育局还印发了《长沙市引进优秀青年体育人才实施办法》。

2019年至今,长沙向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运动员92名,青少年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场年均斩获冠军10余次;巴黎奥运会上,长沙籍运动员张雅怡、张博恒取得1金2银1铜的好成绩;“00后”妹子魏雅欣在今年登顶世界羽联混双项目第一;全国首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以雅礼女篮为班底出战的湖南女队获得亚军;省级比赛,长沙市金牌总数持续领跑三湘……

办一次会,兴一座城。

今年秋天,“湘超”联赛彻底点燃了湖南的足球热情。

“湘超”联赛前八轮56场比赛中,累计超过116.375万名观众到现场观赛,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热门话题累计传播73.3亿次。

“长沙,蹬兜!”“株洲,加油!”11月1日晚株洲市体育中心的“天王山之战”,42118名观众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这一纪录很快被11月8日长沙队主场对阵岳阳队比赛的42685名观众刷新,创下本届“湘超”联赛单场最高入场人数纪录。

11月8日下午,“湘超”联赛第九轮,长沙队在主场贺龙体育场迎战岳阳队,42685名观众到场助威。邹麟 余劭劼摄

赛事流量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增量。

“双金”(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中国田协金牌赛事)赛事长沙马拉松构建“跑马经济圈”,2024年带动外地参赛者人均消费4208元,综合经济影响近8亿元。

2024乒超联赛,奥运名将引爆星城乒乓热潮,累计吸引7万余人现场观赛;成功举办比利・简金杯、网易永劫无间世界冠军赛、斯诺克大师挑战赛等高端赛事,圆满承办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精心打造全国男子篮球联赛、长沙网球公开赛等金字招牌,直接创收超20亿元。

到了2025年,扎根三湘大地的足球赛事——“湘超”联赛,热度与声量持续走高,长沙队与娄底队的揭幕战催生4.4亿元经济消费,数据相当亮眼。

在火宫殿“第二现场”观战的球迷。洪虹 摄

赛事之外,长沙积极培育“体育+”新业态,建成黑麋峰等户外基地和乐运魔方等综合体,“约战星城”足球旅行季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创新实践”;设立1.37亿元产业资金,培育“互联网+公益健身”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项目等11个国家级、省级产业示范项目,先后入围国家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

今年,湖南省获得2029年第十六届全运会的承办资格,借此历史性机遇,长沙将加快奥体新城片区体育场馆规划建设,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实现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发展。

以往的全运会主要在沿海和东部省份举行,湖南承办的十六运是中国中部省市第一次举办。省会长沙如何借助全运会的东风,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腾飞,塑造全新的城市气质?

“全运效应”来袭,长沙做好准备:

长沙奥体中心已经开工,建成后将超越贺龙体育中心,成为湖南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综合体育设施;长沙高铁西站的工地上,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个长株潭都市圈“超级地标”将形成;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3航站楼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正加速推进,长沙也将随着十六运的来临“焕然一新”……

长沙奥体中心效果图。项目方供图

长沙也将迎来更多的体育赛事活动,体育赛事运行等相关企业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最终,全运会带来的“体育+”综合效应将达到高潮,文旅、餐饮、酒店等产业都将成为这波体育热浪中的受益者。

2029,湖南等你;星城长沙,已备好赛场与风光,静候全国来客共赴这场“中部之约”。

记者/赵紫名 刘丹

编辑/尹玮 校读/肖应林

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


【作者:赵紫名 刘丹】 【编辑:尹玮】
关键词:全运会;长沙;侯志慧;长沙体育 全运会;长沙;侯志慧;长沙体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