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麓大会看长沙AI雄心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机器人乐队”在门口奏乐迎宾,焊接人形机器人精准完成焊接作业,AI中医在线“望闻问切”,无人配送车穿梭自如……你以为这是电影《我,机器人》里的未来场景吗?不,这是2025岳麓大会的机器人体验中心。

9月15日,以“AI领航畅想湘江”为主题的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在长沙开幕。这场大会不仅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十八般武艺”,更凸显了AI与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今天就和橘洲君一起走进这座AI赋能的“未来之城”,看长沙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如何勇立潮头。

2014年,首届互联网岳麓峰会在岳麓书院启幕。2018年,大会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召开。今年,大会首次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这里聚焦算力、算法、算据和计算应用四大核心要素,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产业,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计算产业集群。

十二载春秋,岳麓大会的选址变迁清晰勾勒出湖南数字经济的发展轨迹。从最初的“麓山论道”到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湘江潮音”,岳麓大会见证湖南从移动互联网“跟跑者”转变为驾驭AI的“弄潮儿”。

算力为江:12000PF撑起的创新河床。

算力是“人工智能+”落地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撑,目前全省总算力达12000PF,超算算力达223PF。其中,作为全国计算领域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在国产计算技术生态中扮演关键角色。

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算以每秒20亿亿次运算速度,为AI模型训练提供“算力三峡”。更关键的是长沙构建的自主可控体系: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目前已集聚企业1400余家,“两芯一生态”模式全国首创,“六机”“七芯”信创产品市场占比居全国首位。

位于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的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汇视威提供了算力资源。图源:湘江早报

“依托中科曙光算力显卡打造的‘橘洲’视觉基座大模型,可以在飞行模式下,实现智能手机端1024×1024分辨率图像的秒级生成。”今年5月,汇视威发布了“橘洲”V1端侧版。大会现场,汇视威创始人顾善植带着橘洲君体验了“橘洲V1.5”版本,“生成速度从原先10至12秒大幅压缩至最快0.8秒,提升超十倍;图像清晰度同步提高四倍。”顾善植说,“橘洲”大模型研发背后,使用了80P的算力,并且是纯国产基因。

算力是AI的湘江,唯有奔涌不息,方能滋养万物生长。

“背着双肩包来湖南创业”,在大会特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展区,这十个大字格外醒目,黑森智动、尖山灵析(长沙)、思维解码……21支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青年创客团队,集中展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前沿创新成果,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交流。

青春为帆:双肩包里的AI创业梦。

展览现场,一只通体黝黑的“机器狗”正演示如何灵活穿越模拟碎石路段。这是来自中南大学本科生热扎义丁·热合木江团队的“后土”矿洞探测机器人。今年,来自新疆伊犁的热合木江带着这款设计登上了湖南卫视全球大学生创业节目《夺金2025》。

“能否让机器人代替一线工人‘下井’?”热合木江说,“后土”取自“皇天后土”,团队通过仿生设计与多传感器融合,让“后土”具备了在极端环境下巡检、绘图、救援的能力。该项目不仅获省级创业基金50万元支持,也已摘得“挑战杯”校赛金奖,正稳步从实验室走向深井。

“‘汪多福’我今天心情不太好,应该怎么办?”当AI也能提供温情,你的情绪还担心找不到归宿吗?橘洲君现场体验了款名为“汪多福”的AI心理健康陪伴机器人,几轮你来我往的交流下来,明显感到情绪价值被瞬间拉满。

尖山灵析(长沙)CEO赵野和“汪多福”AI心理健康陪伴机器人(左为赵野)。受访者供图

“我们是今年4月成立的,6月底发布的这款产品。”尖山灵析(长沙)科技有限公司CEO赵野对橘洲君说,团队依托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IPP实验室与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的科研力量,结合大语言模型、多模态交互和认知行为疗法,构建出一套集智能科普、陪伴、咨询、预警于一体的智能心理健康管理平台。当前,长沙几所学校已计划引入“汪多福”,它将作为“AI心灵伙伴”,辅助校园心理健康工作。

双肩包里装的不仅有电脑,更是藏着AI锋芒的技术理想。

9月15日,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启用仪式在长沙举行。这是继深圳、武汉、成都之后全国第四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也是首个聚焦芯片适配的专业载体,将建设星火实验室、实训培训中心、研发中心等平台,为芯片相关产业提供从技术验证到市场化的全链条支撑,让更多鸿蒙芯片在长沙适配,走向世界。

鸿蒙为桥:国产生态的“星城样本”。

“一个操作系统成败的关键是生态,比方说有没有丰富的终端,尤其是有没有足够多的芯片适配鸿蒙。”鸿蒙生态服务公司总经理杜金彪说。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专门打造了“星火实验室”,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芯片进行鸿蒙化的适配。

同时,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将与长沙“数字新基建”紧密结合,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等领域探索更多可复制的“长沙方案”;同时联动高校开展分层人才培育,开展鸿蒙生态专业化培训,培育本土达标技术人才,为鸿蒙生态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助力湖南建设年轻人友好省份、长沙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

鸿蒙的长沙实践将会证明,自主生态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开放共赢的生态共同体。

鸿蒙不是孤舟,而是连接芯片与场景的湘江大桥。

场景为岸:AI融入山水洲城。

“打开年轮AI小程序,通过镜头分配、文生图、图生视频等步骤,只需花费30多秒,就能参与首部由万人共创的名著作品《AI三国》。”在“AI+文化”分论坛上,中影年年联合创始人、橙煌映画总经理苑朋飞介绍了中影年年首创的,漫短剧AI自动生成平台“年轮”,为专业用户和小白工作者提供一站式的全新生产范式,实现完成生态模式,从用户量、内容、需求同步生长。

AI赋能的另一个典型场景是文化旅游。五一假期间,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在长沙国金中心点亮一块可视面积近1668㎡的户外数字巨幕大屏,被称为“长沙大手机”。“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加速应用,数字化已成为文旅项目创新产品、优化体验的关键。通过AI智能体的赋能,文旅消费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京东方艺云科技董事长姚项军表示。

长沙正以丰富的场景,迎接AI技术的融入。

低空经济新赛道启航,“车机互联、空地一体”的立体交通图景正在展开。

在AI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上,长沙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智能网联全场景体系建设目标,明确到2026年建成中部地区首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生态示范标杆,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实现智能网联车辆接入1万辆以上,完成1450平方公里试点区域C-V2X网络全覆盖。

最好的AI不是颠覆生活,而是让山水洲城更有温度。

以算力为桨、青春为帆,长沙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劈波斩浪,而更澎湃的创新故事,仍在湘水之畔续写。

长沙把“山水洲城”写进地理课本,又把“AI领航”写进未来简史……

记者/刘丹

编辑/尹玮 吴鑫矾 校读/肖应林

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


【作者:刘丹】 【编辑:尹玮】
关键词:岳麓大会;算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鸿蒙生态;应用场景 岳麓大会;算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鸿蒙生态;应用场景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