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啥会被胃癌盯上?这些坏习惯要改掉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刘孝谊 彭璐)近期,“年轻人为啥会被胃癌盯上”的相关话题引发全网热议。一些年轻人烧烤配凉茶、暴食配健胃消食片等看似是放纵后的“朋克养胃”对健康有什么损害?哪些胃肠道疾病与胃癌相关?今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湖南省肿瘤医院胃十二指肠胰腺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贺卓。

  感染幽门螺杆菌,得胃癌的风险更高

  湖南最新肿瘤登记数据年报显示,胃癌发病率占第六位,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贺卓介绍,胃癌好发年龄在40岁以上,根据统计学结果来看,暂未发现胃癌有明显发病年轻化倾向,但参考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治疗经验,近年来患胃癌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目前,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胃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因素、环境和饮食因素等。”一些市民在发现自己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非常紧张,担心会引发胃癌。对此,贺卓介绍,幽门螺杆菌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但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机制仍旧不是很明确,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患胃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

  因此,有效防治幽门螺杆菌对于大众健康有重要意义。幽门螺杆菌有传染性,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频繁聚餐、叫外卖的年轻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相对高,因为外卖在送餐或者制作过程中,难免有些病菌和病原体潜伏其中,常吃外卖比较容易招致幽门螺杆菌感染。

  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轻可重,轻者可常年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出现胃炎、消化性溃疡,这些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发生癌前病变,也可能会引起胃癌的发生。

  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大概一半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为近60%。幽门螺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它仅寄生于人体,不分男女老幼,所有人均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尽早诊断,及时干预,是阻断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有效方法。”贺卓介绍,尿素呼气试验(UBT)就是目前最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项目,诊断快速且无痛苦,在许多健康体检中通常都含有该项目。

  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呈阳性,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规范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治愈。但是如不注意卫生和生活习惯,仍可再次感染。贺卓提醒市民除了定期体检检查感染情况之外,更重要的是养成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多用公勺公筷,少吃生冷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家中如有已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为避免传染应尽量分餐,其他家庭成员尽快体检排除感染风险。

  胃药别乱吃,小心你的病被它“藏”起来

  在胃癌的多项高危因素之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导致胃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胃癌年轻化的原因之一。饿了就点个外卖,奶茶咖啡各种饮料当水喝,半夜不睡觉,熬夜吃烧烤……长期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高盐饮食、三餐时间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就很容易导致各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年轻人并非不懂‘养胃’,只是无法克制自己放纵饮食的那颗心。”大学生小李一直自嘲自己是“朋克养胃”,他常常在烧烤、火锅、油炸面前无法克制,饱餐一顿之后又后悔不已,赶忙用凉茶、枸杞菊花茶、健胃消食片等“养生”措施补救。还有一些市民虽经常肠胃不适,但认为“肚子痛而已不用看医生”,只在家中常备各类药物,难受了就对照百度或者药品说明书随意服用,不难受了就停药。

  贺卓提醒市民,无论是“朋克养胃”还是随意服用胃药,盲目用药来化解胃部不适都是非常错误的行为。他强调,许多慢性胃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没有特异性,甚至连胃癌早期也没有明显症状,但如不由医生明确诊断就擅自服药,可能会将掩盖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例如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癌的癌前疾病,70%至80%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如果在萎缩性胃炎的进程过程中出现了肠上皮化生或者异型增生,转化成胃癌的可能性加大。

  因此,养成健康、规律、均衡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胃癌有重要意义,要多吃新鲜食物,荤素搭配;合理安排三餐,不宜忽然吃得过饱或某顿不吃;口味尽量清淡,少油少盐;不要食用过多的腌菜、腌制烟熏食品,不吃霉变食品。贺卓提醒,市民在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观念,不可有“朋克养胃”这样的侥幸心理。

  胃痛胃胀及时就医,这个诊断是胃癌的“金标准”

  当市民发现胃部不适,如发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上腹痛、厌食、黑便等情况时应该怎么办?贺卓建议:尽快就医。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最常见的原因是上腹痛和体重下降,但是此时胃癌很可能已经处于中晚期。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症状,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原发病(癌前病变)的症状如饱胀不适、消化不良等,容易被忽视。千万不要等察觉不适时才前往医院,因为胃癌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患者的治愈率较高。但大部分胃癌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或存在远期转移,晚期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10%。

  因此,无论是否怀疑胃癌,市民在出现胃部不适时都应该尽早前往医院排除各类疾病的可能。医生通常会评估患者情况,并根据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行胃镜检查,根据镜下结果可初步判断,若怀疑胃癌,胃镜下取活检可明确诊断。目前,胃组织活检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如果胃镜发现有胃炎和胃溃疡,加做幽门螺杆菌测试,根据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予以抗炎抗感染治疗,如果发现有息肉,在胃镜下切除,这些都能有效减少日后胃癌发生的概率。

  另外,即使没有明显症状,贺卓也建议40岁以上的市民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如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胃镜检查。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腹部CT也是胃癌诊断的有效手段。

【作者:傅容容 通讯员 刘孝谊 彭璐】 【编辑:张日】
关键词:胃癌 幽门螺杆菌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