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搭建成长桥梁,驻长沙县开慧镇白沙村工作队帮扶困难户子女教育成长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长大了有出息……”当长沙县开慧镇白沙村村民向文杰用略显沙哑的声音说出这句朴素的期盼时,驻长沙县开慧镇白沙村工作队队员们无不为之触动。这不仅仅是一位父亲的心声,更是一个家庭在风雨飘摇中紧紧抓住的希望之光。

202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击中了向文杰,半瘫痪的状态让他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下,这个家庭一下陷入困顿。家里有三个正值学龄的孩子,还有一位需要照料的老母亲。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妻子的肩膀上。为了攒够孩子们的学费,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妻子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这个家,时刻牵动着驻村工作队队长童波的心。作为向文杰的帮扶责任人,他深知,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改变命运最根本的出路,就在孩子们的书本里。
在走访中,童波和工作员队员们特别关注到,向文杰的两个儿子在当地小学就读。如何弥补两个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掉队?这成了工作队心头沉甸甸的责任。
“决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的暂时困难而输在起跑线上,要加快建立健全帮扶困难家庭子女教育的长效机制。”这个信念,驱动着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起来。
10月21日,由驻村工作队牵头,在开慧镇白沙中心小学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搭建由“驻村工作队、学校、家长”三方共同培育平台。会上,驻村工作队、学校老师与家长代表们坐在一起,就孩子基础知识薄弱、成长陪伴缺乏和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没有过多的寒暄,有的是务实的探讨,培养像向文杰家这样的孩子,如何更好的发挥驻村工作队、学校和家长各方的作用?会上,一条条建议被提出,一项项措施逐步酝酿,比如针对基础信息、教育痛点和家长诉求等方面,大家建议建立“一户一档“实现动态管理;对家校沟通“碎片化”、教育问题“积压”等问题,可与学校建立入户家访联动机制、定期召开线下家校恳谈会等,通过三方合力,更好的编织一张更密、更暖的守护网。
不仅仅在向文杰家,对于白沙村许多同样面临困境的家庭来说,驻村工作队将充分发挥学校和困难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不断打破角色壁垒,以精准化和实效化的举措,为更多困难家庭点燃希望。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