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首创“代办代建”模式,雨花区这栋危房原址蝶变电梯新居

相链区块链

交房仪式上,五位居民代表从与会领导手中接过了象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除另注明外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周游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025年11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一栋拥有50年“楼龄”、墙体开裂的C级危房,在历时约一年半后,于原址“重生”为一栋宽敞明亮、配备电梯的新楼。今日上午,伴随着居民们的欢声笑语,雨花区侯家塘街道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重建项目正式交付,24户居民在初冬的暖阳中,满怀喜悦地拿到了新家钥匙。作为全市首个采用危房拆除重建“全过程代办代建”模式的项目,它的成功交付不仅圆了居民的“新居梦”,更探索出一条“居民自治、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城市更新路径,为长沙破解老旧危房改造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雨花经验”。

老楼之困:从“忧居”到“优居”的共同抉择

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重建前。 资料图片

交房仪式现场,红毯从门口一路铺开,崭新的楼体阳台上,一排鲜艳的中国结在微风中轻摆,与周边斑驳的老楼形成鲜明对比,乔迁新居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

“以前下雨就担心漏水,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现在就等着安心入住啦!”业主代表周伟谈及过往,感慨不已。二区9栋始建于1975年,长年的风雨侵蚀导致其外墙渗水、楼板开裂,经专业机构鉴定为C级危房,24户居民的生活安全备受威胁。

转机源于居民们的主动求变与政府的政策支持。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严格遵循长沙市“四原”(原址、原面积、原高度、原使用性质)重建政策。经测算,项目建安成本约为每平方米3056元,其中市、区两级财政按5∶5比例分摊,为居民提供了每平方米1050元的奖补资金,剩余每平方米2006元的建设费用则由住户自筹。

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重建后。

然而,政策虽好,落地却面临现实挑战:房屋面积不同,如何公平出钱?巨额资金由谁保管才放心?个别住户一时筹不到款怎么办?面对这些难题,在侯家塘街道和湘农桥社区的指导下,24户居民自发组成了危房重建业委会。业委会成员组织全体业主多次召开议事会,围绕重建计划、出资金额、资金收集保管与使用等核心事项,反复沟通协商。大家共同敲定重建细节,民主遴选施工单位,并设立了共管资金账户,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

与此同时,针对部分对改造细节存有疑虑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与业委会成员轮番上门,耐心介绍新房的区域优势、设计理念与配套设施,细致解答疑问,最终消除了大家对“自掏腰包、自拆自建”的后顾之忧。在达成百分百共识后,全体居民签字同意重建,并通过自主询价与反复对比,最终委托驻湘央企中铁城建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城建”)提供全过程代办代建服务。

模式之新:27项“打包服务”实现“省心托管”式重建

“我们普通住户不用自己跑审批、盯工地,从设计到办证,代建方都‘打包’负责,真的太省心了!”谈及此次重建的最大不同,居民们对“全过程代办代建”模式赞不绝口。从2024年5月全体居民签字同意重建,到11月23日危房拆除,再到今年2月正式动工,5月主体封顶,社区、街道和代建单位通过多次议事会、数十轮入户沟通,最终实现“零纠纷”推进。

作为项目代建方,中铁城建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了涵盖户型设计、施工监理、奖补申领、产权办理等27项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项目经理刘威介绍,新楼在遵循“四原”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升级了居住品质:“我们采用了绿色建材,强化了防潮与排水设计,并融入适老化细节,更重要的是成功加装了电梯,切实提升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与舒适度。”

协同之力:政企民携手跑出危房改造“加速度”

收房的居民收到喜庆的中国结。

这一危房蝶变背后,是政府、企业与居民三方的高效协同。雨花区资规、住建等部门为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大幅压缩了报建时间;区人居环境局则在政策指导与奖补资金落实上提供了全程保障。代建央企则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整合设计、施工、监理资源,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

在交房仪式上,五位居民代表从与会领导手中接过了象征幸福生活的“金钥匙”,社区也为每户居民送上了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随后,居民们迫不及待地涌入新楼,仔细查验新家的每一处细节,摸摸崭新的门窗,试试明亮的灯光,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并纷纷在新楼前合影,记录下这期盼已久的时刻。

从“忧居”到“优居”,一栋老楼的新生,改变的是城市面貌,温暖的是百姓民心。雨花区通过这次成功的实践证明,“居民出资、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危房改造新模式,能够有效凝聚多方力量,在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工程透明的同时,真正把好事办实,为长沙的城市更新与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周游】 【编辑:肖彪】
关键词:老旧危房 侯家塘街道 湘农桥社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