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端制造产业蓬勃发展,中大创远齿轮加工机床达国际先进水平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唐璐)近日,在长沙经开区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大创远”)的生产车间内,几台覆盖蓝色篷布的H30D双工位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整装待发,即将交付客户。该企业总经办主任唐璐告诉记者:“目前订单已排到明年。”这款最新研制的设备,主要用于加工新能源汽车齿轮,其精度和稳定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车间内的繁忙景象,是长沙高端制造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湘江之畔,一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进军的征程正在上演,而像中大创远这样的高端制造企业,正是这场征程中的先锋力量。
战略引领:一座城市的雄心与蓝图
长沙高端制造的崛起,并非偶然。
2023年,湖南省首次提出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随后,长沙市迅速出台《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确了“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的核心思路。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载体平台建设、创新动能提升、创新要素集聚等具体措施。它呼唤的是能汇聚全球智慧、突破关键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的创新主体。
高端制造业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壁垒高,需要长期、稳定且务实的产业环境。长沙的务实,体现在对产业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源于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产业生态和战略定力——在科技创新上不追求短平快的短期成果,而是在务实中夯实根基、构建生态,在战略格局中谋划未来。
2023年以来,长沙出台多项招才引智政策,系统推进研发机构集聚、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七大工程”,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建设。
为了精准培育创新型企业,长沙还构建了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以中大创远所在的长沙经开区为例,其构建的“1+N”政策体系通过“1个主政策+多个细分专项政策”的协同模式,实现“系统施策”与“精准赋能”的双向发力。
其中,主政策涵盖六大领域30条举措,从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未来产业发展到企业提质升级、高水平开放、绿色发展和金融支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撑,为高端制造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这套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从孵化、成长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让像中大创远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深耕主业。
企业突围:二十年坚守打破国际垄断
政策的沃土,培育了创新的种子。2004年落户长沙经开区的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在高端数控机床这一被誉为“工业母机”的领域里,默默坚守了二十年。
成立之初,国内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几乎被德国、日本等国的巨头所垄断。中大创远选择了一条最艰难但也最具价值的道路:聚焦高端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的自主研发。
“我们深知,核心技术买不来,也求不来,”企业研发负责人感慨道,“必须沉下心来做基础研究,攻克那些行业共性的、底层的技术难题。”多年来,公司持续在精密制造、数控系统、软件算法等前沿技术领域投入,最终成功推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产品。
其中,此次即将交付的H30D磨齿机,因其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制造中的关键装备,成功实现了从“向世界学习”到“与世界同行”的历史性跨越。
中大创远的成长之路,是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战略的一个微观切面。它的成长轨迹,与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步伐同频共振,是湖湘文化精神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生动注脚。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资本、人才等高端创新要素正加速向这里汇聚,长沙将为更多如中大创远般聚焦研发创新的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也必将吸引和孕育更多面向全球的研发创新型企业。
长沙的产业雄心,肩负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以中大创远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企业,正高擎创新火炬,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坚定的步伐,在全球研发高地的征程上奋力前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