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主动安全AI电芯在长沙量产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斌)储能电池内部温度、压力等数据发生变化,电池能提前“告知”业主,从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随着德赛电池全球首款主动安全AI电芯今日在长沙正式量产,将对传统的储能电池安全带来根本性改变。

湖南德赛电池全面建成储能电池一期项目。 长沙晚报通讯员 姜星辰 摄

在众多嘉宾的注视下,电脑屏幕上显示“121.7kPa,25.0℃”两组数字,这是德赛电池AI电芯内压传感器即时反映出的不远处一块储能电池的压力和温度即时数据……今日,德赛电池举行全球首款主动安全AI电芯量产仪式,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样一幕。

储能电池一期项目自动化率高达99%。 长沙晚报通讯员 姜星辰 摄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而安全问题也日益引发社会关注。

目前市场上储能电池的安全问题,基本是在电芯内部发生热失控之后再进行处理,而这时难免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储能电池一期项目是全球先进的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之一。 长沙晚报通讯员 姜星辰 摄

通过对储能电芯进行独特设计,德赛电池引入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来实时监测每颗单体电芯的压力,分析评估电池的健康状态,并提供准确的电芯寿命预测和故障预警信息,早期识别和预防潜在风险,实现了单体电芯级的“提前预警,主动安全”;在发生异常时,同时具备秒级反应、瞬间切断风险,帮助用户做出更合理、更快速的维护决策,从而确保整个电池系统的健康,为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使用AI电芯后,因为洞悉‘芯’态,从而奠定了精准监测根基。”德赛电池研究院总监闫垚锋在推介产品时介绍,新技术还使得电池使用寿命延长15%。

主动安全电芯系量产仪式上,与会嘉宾正详细了解该产品特性。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摄

作为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行业龙头之一的湖南德赛电池,位于望城经开区,系深交所上市公司德赛电池旗下子公司,固定资产总投资达75亿元,是一家集先进储能电芯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电芯项目于2023年5月正式量产,规划产能达20GWh。

“主动安全AI电芯投放市场,实现储能全生命周期的全自动实护,为行业树立了安全新标杆。”业内人士评价。

【作者:周斌】 【编辑:肖彪】
关键词:望城经开区 AI电芯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