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经开区新年第一签:院士团队携手打造北斗产业新地标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赵湘君)2月8日,在长沙市2025年“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暨“湘商新十年”新春座谈会上,天心经开区迎来了2025年招商引资重磅“开门红”——湖南北斗芯片研发暨成果转化创新基地项目签约落地,为天心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

签约现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摄

该基地由湖南省星为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联合天心经开区共建,将以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为依托,重点开展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化研究、规模化应用场景融合及成果转化,进一步发挥湖南省作为北斗技术创新核心策源地、应用示范区和推广新高地的优势,推动相关领域科研成果在湘转化及产业化。

据了解,2024年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负责的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湖南省军民融合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在天心经开区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省星为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前沿北斗芯片及其装备应用技术的研发工作,并承担一系列与北斗芯片、模组、终端、平台、位置服务等相关的科研项目。

“我们将会成立研究院产业化公司,争取三到五年内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湖南省星为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院长江金光介绍,公司将导入刘经南团队核心专利作为运营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在低空经济、车载物流、无人装备、机器人、地质灾害、水库大坝、房屋及旧房外装电梯沉降、海上风电定向及摆动预警监测、电力电信授时、铁路轨道交通等领域加大规模化应用推广,辐射带动北斗周边应用及上下游产业在湘集聚。

“如今,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对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让我们信心十足。”作为湘籍院士,刘经南表示,天心经开区看重其团队的科技创新成果,多次热情对接,让其对家乡发展更有期待。

“天心经开区有完善的地理信息产业和大数据产业链,具备开展北斗产业研发的优势。”江金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之所以选择落地天心经开区,除了园区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链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外,也得益于园区的良好的区位优势。园区位于长株潭融城核心区、是长株潭融城片区桥头堡,通过这个窗口产品可以更快立足长株潭、辐射全省、走向全国。

天心经开区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斗产业是湖南省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经南也是北斗领域泰斗级的专家,项目的落地对助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北斗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加快全省北斗规模应用推广都有着积极作用。

招商引资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发展的“活力源”。2024年,天心经开区落地项目45个,且都是主特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其中三类500强企业2家,行业百强企业2家;湘商回归项目7个;引进及培育百万税源企业17家。天心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园区将继续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焦园区数字经济、生物医疗大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文化广告创意产业链精准发力,实施“片区招商”“全员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等措施,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一流产业生态,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贡献园区力量。

【作者:匡小娟】 【编辑:肖彪】
关键词:天心经开区 北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