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党建引领绘就生态新图景

相链区块链

  宁乡:党建引领绘就生态新图景

  铁腕治污守护民生福祉,协同共治书写高质量发展“宁乡答卷”

  张禹 许颂坚 刘梓琦

  金风送爽,层林尽染,沩水河畔碧波荡漾,滨江市民公园晨练的市民定格“蓝天映碧水”的美景;华灯初上,宁乡经开区产业园绿树成荫,下班的工人踏着余晖归家,新能源大巴穿梭其间……如今的宁乡天蓝、水清、土净,这幅生态画卷的铺展,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宁乡实践”。

  作为省会副中心城市,宁乡正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以党建为根魂、生态为底色,在宁乡市委、市政府及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领导下,宁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统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探索生态保护新路径;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以下简称“宁乡分局”)作为生态守护“主力军”,协同各方攻坚克难,用铁腕治污的决心、精准施策的智慧、协同共治的合力,让绿色成为宁乡最动人的色彩、最坚实的底气。

沩水河被誉为“宁乡人的母亲河”,贯穿宁乡全境,经过生态修复之后,如今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均为受访者 供图

  党建铸魂强根基,锻造环保铁军

  “打铁需要自身硬,生态保护离不开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宁乡分局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构建“党组带头、党支部攻坚、党员冲锋”工作格局,推进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等“五化”建设,打造环保铁军。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宁乡分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纪学习教育,运用“四种形态”强化监管,紧盯关键部门和关键人员,严守党风廉政底线。创新推出“微党课、微业务课”学习机制,将政治理论与环保业务深度融合,让干部职工在常态化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为生态保护注入思想动力。

  强化党性锤炼,凝聚奋进力量。8月1日,宁乡分局党组组织党员赴黄材镇开展“永记八一红铁军展担当”主题党日活动,在黄唐起义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11月5日,青年突击队开展“宁聚青春力量,乡守绿水青山”专项行动,走进田间地头排查秸秆堆放、宣讲禁烧政策。

  建强战斗堡垒,激发组织活力。在宁乡分局党组引领下,宁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党支部推进党建亮点工作,环保志愿者活跃在楚沩大地,“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氛围日益浓厚。

  党建引领破难题,“微克必争”换晴空

  “以前秋冬季节总担心雾霾,现在抬头就是蓝天,一家人去沩水河边散步好惬意!”玉潭街道居民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宁乡空气质量的蝶变。针对工业聚集、秸秆焚烧等突出问题,宁乡以党建为引领,以“微克必争”的坚决态度打响蓝天保卫战。

  科学研判,精准锁定污染源。宁乡市制定《宁乡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打出“科学研判+精准管控+协同攻坚”组合拳。宁乡分局组建专业团队,启用移动雷达走航车监测,结合国控、省控站点数据绘制“污染热力图”,精准锁定144家涉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粒物企业。

  创新机制,破解治理“老大难”。针对秸秆焚烧顽疾,构建“市—乡—村—组”四级管控体系,推行“疏堵结合”策略。通过无人机巡查与网格员巡逻严控焚烧行为,推广“低茬收割+粉碎还田+打捆离田”模式,今年10月火点数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九成。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青年突击队成员正在遥控无人机,巡查露天焚烧现象。

  “局长包点”,压实责任抓落实。创新“局长包点”制,2名副局长蹲守省控监测点周边督导整改。整改城区未装油烟净化器的餐饮店,要求工地落实“湿法作业”,联合多方开展宣传摸排、壁炉清退等工作,优化交通规划疏解拥堵,从源头削减污染。

  截至今年11月10日,宁乡PM2.5浓度降至31.4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改善10.8%,在长望浏宁四县(市、区)中排名第一,用实效回应群众期盼。

  党建引领强治理,河湖焕发生机

  白鹭掠过沩水畔,稻花香里说丰年。全长144公里的沩水贯穿宁乡全境,曾因沿岸排污导致部分河段水质降至Ⅳ类。宁乡以党建为引领,以“一江一湖六河”生态修复为核心,构建“排查—整治—监管—提升”体系,让河湖重现水清岸绿。

  地毯式排查,摸清排污“家底”。去年7月,宁乡分局组建专班,历时半年对全市河流、湖泊开展地毯式排查,针对每个排污口制定“一口一策”整改方案,指导企业新建、改建污水处理站,协调铺设污水管网,推广“稻渔共生”模式,这些污染水质的“钉子户”被一个个解决。

  创新机制,破解园区治水难题。宁乡经开区聚集20余家食品企业,废水排放量大。宁乡分局创新“协商排放”机制,组织企业分配排放量,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管。青岛啤酒(宁乡)公司斥资升级污水处理系统,水质达标后回收用于绿化,年节水10万吨,经验入选“2024年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十大典型案例”。

  法治护航,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办理的“某公司超标排放废水污染河流”一案,入选湖南省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创新惩罚性赔偿实践机制,构建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协作模式,建设生态损害赔偿增殖放流基地,投放鱼苗1.2万尾,打造沩水生态走廊。

  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沩水黄材段清淤疏浚、种植水生植物、修建亲水步道;乌江历经铺段建设人工湿地净化水质。今年6月,沩水申报“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目前,宁乡6个省控、8个市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零超标”。

  党建引领守底线,沃土孕育新希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作为农业大市,宁乡耕地超百万亩,粮食年产量80万吨以上。宁乡以“绣花功夫”守护土壤安全,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土壤根基,由宁乡分局党组组织的青年突击队常到基层一线,让“禁烧”意识深入人心,以实际行动和青年担当守护生态底色。

  科学治理,保障耕地安全。宁乡分局会同宁乡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宁乡市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推广“农艺调控+种植结构调整”模式,指导村民用石灰、有机肥降低土壤镉活性,改种玉米、大豆等作物,试种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目前已完成1.2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同步推进农用地污染源溯源。

  严格管控,守住建设用地底线。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制度,聚焦“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防控。2025年完成20个“一住两公”地块调查评估,联审安全供地18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高效完成3个园区重点行业地块调查评审,为产业项目落地扫清障碍。

  主动服务,实现生态与发展“双向奔赴”。项目前期,宁乡分局党员干部主动上门指导地块业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调查报告评审及系统备案“零延误”,为企业节省建设时间,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协同共治聚合力,绿色发展启新程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邓集才介绍,宁乡以党建为纽带,构建了“政府领导、企业主责、社会协同”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

  执法监管“宽严相济”,既“亮剑”又“暖心”。今年以来,宁乡分局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6起,对12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免罚”并给予整改期。某建材公司被处罚后,分局邀请专家上门指导安装脉冲袋式除尘器,1个月后企业排放达标且节约成本。

  环保帮扶“精准滴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开展“环保帮扶进企业”活动,组织12次环保培训覆盖500余家企业。通过政策宣讲、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水平,2025年6家企业环保绩效获评B级。

  优化服务提质增效,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三级确认”制压缩审批时限,譬如为某新能源锂电池项目提供“一对一”专家服务。截至10月,办结环评项目57个,核发排污许可证52份,否决3个低效项目。

  生态赋能,激活发展新动能。回龙铺镇“沩水人家”乡村旅游点,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黄材镇研学基地带动300人就业。宁乡经开区以“绿色园区”为名片,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绿色产业产值稳步增长。

  社会参与,凝聚全民共治力量。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发展,通过“四共联”方式助力基层生态治理,经验获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认可并将向全国推广。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宁乡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保护,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净土永驻。在“工业强市、幸福宁乡”的发展定位下,为“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注入强劲的生态动力,奋力跻身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群”,书写更多“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精彩篇章。

【作者:张禹 许颂坚 刘梓琦】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宁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