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丨高空“瞰”浏阳美不胜收
浏阳经开区在“十二五”获得了快速发展,去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02亿元,昂首迈进“千亿园区”行列。近年来,浏阳深入推进“产业兴城”战略,重点打造国家级浏阳经开区、制造产业基地等七大板块园区,构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
浏阳文庙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孔庙之一。2015年9月2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浏阳第一次在此举行祭孔盛典,尘封67年的浏阳古乐也得以完整重现。
宽阔的浏阳河似一条轻柔的飘带,在浏阳市区穿城而过。清澈的河水像一面长镜,将两岸美景倒映其中,犹如一幅美不胜收的巨幅山水画。
长兴湖中湖滨水园林景观带已建成对外开放。因为风景好,这里已成为浏阳市民散步休闲的首选地。 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浏阳有着浓厚的文体氛围,常承办巨星演唱会、重大体育赛事,人气爆棚。
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实习生 邓欣宜
浏阳的现代农民以彩色稻为“颜料”,以稻田为“画布”,绘出生动、立体的“吉祥福娃”。这一巨幅的彩色创意稻田画,迅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为乡村游的客人们所追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仰望是最常见的角度。很遗憾我们不能像鸟儿一样,翱翔天空,鸟瞰大地之上的美景。不过,感谢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的普及使得航拍不再是一种奢侈,这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仔细俯瞰家园的全新视野和角度。
天空情书,最美烟花。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地,浏阳产能占全国的70%,出口占全国的60%,2015年花炮产业总产值达到220亿元,吸纳就业人口30多万。浏阳花炮将继续坚持走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安全环保科技创新发展并举的道路。
从高空看浏阳,大围山青翠绵延,浏阳河九曲潆洄,这是一方写满绿色和生态的神奇山水;从空中看浏阳,观礼台前烟花璀璨,祭孔大典沿袭古风,这是一座积淀历史与人文的千年古邑;从空中看浏阳,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工业新城日新月异,这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新城……
每年的5月,大围山“杜鹃花海”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长沙晚报通讯员 张昌国 摄
“真的是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都更加漂亮了。”80后摄影师邓霞林专注于浏阳人文、经济、城乡建设的拍摄已有六七年,3年前他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高度决定视野与格局。”邓霞林说,相机在数百米高空拍摄的“大片”让他震撼。与此同时,这些年来他也通过镜头感受到了浏阳飞速发展的变化。邓霞林举例说,同样是大浏高速,以前适合航拍取景的点不是很多,现在因为高速两厢高质量的绿化、美化,有非常多的地方适合取景。
今年3月,浏阳在古港镇梅田湖村油菜花海现场发布十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向四方宾客发出了畅游美丽乡村的邀约,同时,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创建。
航拍镜头下定格的是一个瞬间或一个区域的精彩,方寸间浓缩的是一座城市震撼人心的巨大变迁。通过这些生机勃勃的画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实力、智慧、美丽、幸福的“新浏阳”。
清澈的浏阳河穿城而过,浏阳城包裹在满眼的绿意中。如今的浏阳,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市民幸福指数自然更高了。 长沙晚报记者 罗杰科 摄
近年来,浏阳将“交通融城”视为发展的第一要务,长浏、大浏、浏醴等高速公路全面通车,总里程达227公里,浏阳由高速公路空白县(市)跃升为全省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县(市)。
荷文公路连接胡耀邦故居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是一条从青山绿水中开出来的路,也是一条红色旅游路,浏阳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湖南最美乡村公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邓霞林摄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