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 | 开放天心新热土 创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先锋公园地处芙蓉南路旁,总面积27728平方米,成为拆违增绿的典范。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卜劲文
6月28日,华夏保险入驻天心区“湘江金融外滩”,标志着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之“树”,天心区总部金融机构增至65家。
就在不久前,天心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成立,105家文化创意行业精英企业入会,用文化创意撬动产业活力,“文化新区”再升级;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推介恳谈会暨新三板并购峰会在北京举办,10个地理信息项目现场签约,总计协议投资额113.5亿元;今年96个造绿复绿项目基本完成,全区新增绿地超过200公顷……
这样的图景张力十足。“围绕‘挺进长沙一方阵,率先迈进现代化’的目标,大力实施‘北提南进、沿江发展、民生立区、服务引领’战略,努力建设长株潭融城核心区、省会现代服务业引领区、湘江都市生态示范区、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区,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湘江东岸璀璨明珠。”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的话振奋人心。
当宏大规划延伸着天心的未来图景时,身处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天心人用自己的行动,从不同的方向,以开放的姿态,为着梦想戮力前行。他们的前方,是一个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的天心“热土”。
长沙市委党校拆墙透绿后,市民可以享受到优质的生态环境。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转型升级 建设能量更大天心
从初春到盛夏,位于天心区南湖片区,华融湘江银行全国总部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
不到一年前的深圳福田,长沙(天心)现代服务业深圳推介会在这里举行,包括华融湘江银行全国总部项目在内的15个总投资超100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签约。
如今,飞马旅“金砖转创进化中心”创投平台项目、雷格斯项目、新华网旗下湖南新华众智文化产业公司项目等7个项目已落户天心。
华融湘江银行全国总部,这个总用地面积2万㎡,总建筑面积17万㎡,总建筑高度200米的办公楼,建成后将成为长沙金融外滩地标性建筑。
以开放姿态,向标杆看齐,主动接受国内现代服务业最前沿资源的辐射影响,经济结构从房产“占主”华丽转型,天心区已然崛起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十二五”期间,天心区财政收入以超过10%甚至将近30%的增速递增,经济规模跨越百亿台阶。财税构成由“4411”调整为“5311”,现代服务业已前排就座,占比将近60%,取得了转型创新的阶段性成效,成为提升天心经济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柱。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该区财政税收占比从全市最低变成了最高,财政收入增幅仍然保持了长沙中心城区第三。
高空俯瞰南郊公园,绿色气息浓郁。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位于长株潭桥头堡的天心区发展引人瞩目。天心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已从简单追求经济增长转至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到2020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将调整为3∶24∶73,建成全省领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中国中部区域金融中心。
经济结构的优化,滋生了区域繁荣,暮云片区划入后,天心区总面积由71平方公里增加到141平方公里,区域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人口从50万增加到65万,湘江东岸线从21公里延长至31公里,直通湘潭昭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天心适时启动新一轮城市规划,为未来现代大城区的建设勾画新的宏伟蓝图:提升湘江路、芙蓉路两大发展轴线,差异化建设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板块,形成“两轴三板块”的发展空间格局,以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以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繁华的共振,造就了时代的向前发展。放眼世界,今日天心,风劲帆满,科学发展,人文筑城,这个气质新城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朝着建设现代化都市城区的目标迈进。
文化天心,群文活动丰富多彩。 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改革创新 建设实力更强天心
金融、商贸、文化等产业加速发展,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开园运营,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成功挂牌,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互联网+”产业加速发展,建成全国首个腾讯微信智慧商圈,引进了麦德龙、清华启迪等优质企业,新增金融机构22家、各类企业3901家,产业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
过去的一年,这些利好消息都使天心后发优势分外惹眼,而在深化改革的持续号角中,天心发展前景更是一路飘红。
“是创新和改革造就了天心过去的发展,也决定着天心的未来。”
传统商圈转型升级没有经验可寻,没有成功案例可搬。作为长沙市的“商贸老区”,在城市综合体扎堆而起、电商汹涌的新经济时代,城南如何续写商贸传奇?一定要结合“互联网+”来谋发展,以重点项目为动力带动引领五一商圈的转型升级。“智慧商圈”,一个全新概念在整个微信生态内首次提出。去年6月,天心区面向全球发布全国首个微信智慧商圈落户天心五一商圈。
与五一商圈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在地铁、城铁、芙蓉南路等诸多交通大动脉的汇集点,天心区规划建设的长株潭商圈,正开启大长沙商圈南拓的崭新时代。随着财政20亿元资金的陆续投放,产业项目和提质改造项目相继推进,新商圈有望3年初见成效,5年形成规模,辐射12平方公里,带动周边区域的大繁荣。
金融曾经是天心经济的短板,为了跳出原有金融产业发展的窠臼,天心区一批批干部先后赶赴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前海等地学习,规划产业布局、制定奖励办法、丰富金融业态、完善营商环境,在全市率先成立金融企业家俱乐部,为各金融企业提供一个洽谈合作、沟通交流及行业探讨的对接平台。梧桐引凤,近日,省级总部华夏保险入驻天心“湘江金融外滩”,天心区总部金融机构增至65家,外滩之上,金融新星冉冉升起。
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正值发展的“黄金期”,在奋发前行的路上,以文化资源为荣的天心一步也没落下:将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三个国家级品牌争回来,并举全区之力建设。脚踏实地的干劲,一手创造今日的欣欣向荣,2015年,天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2.3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8%。
有人说天心在腾飞,因为时代在变化,“不变的又是什么?”
“是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是孜孜不倦的创新驱动!”“是众志成城的改革力量!”
到2020年,天心区将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以上,力争总体上走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前列。
科学规划 建设城乡更美天心
盛夏的天心,天高气爽,绿荫满城。蜿蜒而过的湘江两岸,花团锦簇的沿江公园镶嵌城边,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耸立入云,银色的建筑天际线在阳光映射下熠熠生辉,一座建设中的生态新城萌动着勃勃的生机。
这是映入记者眼帘的一幅和美画面:一片暖阳,几缕微风,天心一中的西侧护坡一角,绿树环绕的木质长廊下,几名妇女拿着几面十字绣惬意而坐,手中的针线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抬头视线平视的前方不远处,就是她们丈夫工作的建筑工地。
在这里,绿色与城市同生长,钢筋水泥间呈现出一派大自然绿意盎然的世外桃源景象。天心区持续三年造绿,践行生态发展带来串串福利:
绕城高速大托收费站入口处,一片广场绿化区域已经完工。不远处是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周边环境综合提质项目,几大提质项目连接成片,形成了超过4万m2的绿化公园。而在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违章建筑;
从南二环线芙蓉南路一路往南,芙蓉南路林荫大道建设正如火如荼。记者从天心区城建投获悉,芙蓉南路景观提质工程已全面推进,年内这里将建成一条集生态、观赏、娱乐于一体的景观形象大道;
……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天心人以民生的情怀、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视野,开启“生态天心”之旅。
去年,天心区敲定《暮云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暮云未来将形成“都市园区、融城新区、绿心景区”的总体格局,用心守护着这片长株潭生态绿心,一个基础完善、生态优良、产业两型、服务均等、宜居宜业的暮云片区有望加速实现;今年3月,天心区城管执法局启动对107国道、雀园路等地段的专项整治和提质,正式打响天心区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攻坚战。敲定100个大项目,涉及3000个责任点“上墙”,限定百日内落地,以促进南部新城与主城区加快融合对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集中开展村(社区)绿化提质工程,精心布局一些休闲式、体验式产业,天心区着力将暮云片区打造成长株潭三市的前厅花园。
2020年,全区建成区绿地率将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
天心区投入700万元,将绍基文化社区公园建设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和现代园林景观相结合的主题公园。 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执政为民 建设民生更爽天心
今年6月上旬,天心区政府机关大院内,168台电动巡逻车从这里驶向了天心区的大街小巷,平安天心“铁骑巡防”正式启动,全区巡防队员将同步配备执法记录仪、工作制服、头盔、器械等规范化巡防装备,全面升级巡防硬件装备。
6月下旬,友谊路上一栋新建筑里,屏幕上,是某街道司法所一个调解的现场;屏幕外,值班律师正远程进行法律指导,这是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视频接待的一幕。这一天,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该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初具雏形,在全区构建全民共享的“15分钟法律服务圈”。
这是天心区实施“民生立区”行动计划,增强民生殷实感、舒适感、安全感、愉悦感的一个缩影。
两年前的天心区,面积仅72平方公里,空间有限,发展受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个头”不起眼的城区,在面临全市各区县经济、建设争先、创优的发展压力大背景下,连续三年,实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民意调查排名全市城区第一。而拉动天心群众满意度逆袭增长的,是一些“不起眼”的“民生立区”项目。
如何在小城区做出大文章?一个彰显执政为民、民生为先理念,不惟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民生立区”发展战略提出:每年铺排民生项目不少于100个、3年超过300个。和百姓“亲密接触”的14个街道办事处和部分区直部门首当其冲,成为了“民生立区”的“前锋”,并率先探索。
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核心园区气势恢宏。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民生项目选择,群众按需“点单”、政府照单“做菜”。
2014年全区铺排重点民生项目129个,2015年全区铺排重点民生项目145个。
几年间,民生“大项目”陆续推进:中南大学湘雅五医院正在建设中,明德天心中学建成开学,绍基文化公园竣工开园,解放垸改水工程全面实施……
民生“小项目”落地开花:城南路街道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室内菜市场,6万居民买菜不再风吹雨淋;暮云片区成立水电气专门指挥部,给村民送去了放心水……
去年,全区化解了历史遗留的信访“骨头案”、“钉子案”50个。“从某种程度上讲,民生项目的实施,促成了群众与党政部门和谐互动的内生动力。”这种效率让一位从事信访多年的干部感慨万千。
一串串喜人的数字成为改善民生的源源动力。今年年初,天心区投入265亿元启动“征拆一批、招引一批、建设一批、绿化一批、提升一批”等“五个一批”活动,在民生更爽的路上,展开了众志成城、实干兴城的奋斗画卷。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