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 | 民生立区安居乐业 写就和谐样本

  作为湖南首个获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农民安置房项目,东岸梅园小区为失地农民呈送现代温馨的新生活。

  长沙晚报记者 胡媛媛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

  幸福有时很简单,它或许就在学龄儿童的琅琅书声里,在白发老者的开怀大笑里;幸福有时也很实在,它或许就是家门口的那一抹惬意风景,是街巷里飞扬的歌舞升平。

  寻常百姓的小日子,政府惦念的大民生。数据显示,在完善城区功能、带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芙蓉区坚持将每年新增财力的八成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扶贫助困、创业就业、教育惠民、文化凝心……一项项民本工程的接力赛跑,不断刷新着人们的幸福定义,见证着芙蓉发展模式向着更具兼容性、共享性和开放性从容嬗变。

  “将财力向民生建设项目倾斜、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向基层困难群众倾斜,坚持和谐发展,突出均等共享,让人们的幸福指数随GDP一同增长。”5年来的芙蓉土地上,这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成一份执政为民、实事惠民的决心,一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行动,一种导向、一种大势。

  家园新变 老旧社区脱胎换骨变年轻

  城市的本质是什么?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居住在城市。”自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雅典城邦诞生以来,城市家园一直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成为梦想升腾的载体。

  然而,一座承载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城,也必然要承受岁月磨砺带来的痕迹。在芙蓉还有这样一些家园:房屋老旧、道路坑洼、下水道堵塞、绿化缺失、公共设施更是残缺不全……朝着千万人口级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长沙,“宜居”已成中心城区芙蓉必须直面的一张考卷。

  着眼于提高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着眼于加快城市化步伐、推动转型升级;着眼于构建宜居家园、增进民生福祉,一场轰轰烈烈的老旧社区、农安小区提质改造行动在芙蓉推进。变以往单一的地面整治为综合的环境改造,变过去单纯的基础设施完善为社区整体功能提升,3年间上百个“7080后”小区脱胎换骨变年轻,5万余户居民收获新家园。

  恒达社区7个小区均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短短两个月的提质改造,居民家门口的路面平了,下水道通了,路灯亮了,屋顶的漏水堵住了,楼上的水压强了,凌空网线结成的“蜘蛛网”变得整齐有序了,新增的绿地花坛更是让居民茶余饭后有了散步的好去处。住了20多年的居民纷纷感慨,如今咱也韵上了住楼盘小区的味。

  芙蓉社区富家花园A区和C区是芙蓉区早期建设的农安小区,与全球最大单体建筑万家丽国际MALL毗邻的区位,更使之成为繁华背后的阴影。芙蓉区在此进行下水管网改造,解决了十雨九淤的现实难题,同时启动户外招牌规范、破损楼面修整、天然气改造等,农安小区一步步实现温情蜕变。

  家安万事兴,街巷亦如是。在不断提升宜居品质的同时,“十二五”期间芙蓉更加速推进“平安城区”的打造,率先在全市建起立体化群防群控网:整合专职民警带队巡逻、民间力量义务巡逻、街坊邻里守望自治等方式,实现防控力量在城区主干道、街巷、社区、单位全覆盖;4万余个摄像头上岗,密织的天网紧盯违法、清污除垢;畅行工程持续推进,畅通大循环,打通微循环,杨家山等一批城区“肠梗阻”得到破解,“一路平安”的内涵正在中心城区日益丰富。

  市民的愿景是城市决策者的动因,市民的满意才是最大的满意。和安环境、和美人居不断刷新芙蓉风貌,让越来越多家园和乐、幸福生根。

  教育均衡 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都是从关注每一个人的成长起步,终点却是民生福祉。

  明亮整洁的教室、宽敞规范的操场、先进实用的多媒体设施……走进育英西垅小学校园,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欢声笑语扑面而来。

  育英西垅小学前身为芙蓉区东岸乡中心小学,至今已有70年办学历史,岁月磨砺,让这里不仅校舍老旧且活动空间狭小。芙蓉区委、区政府提出办“均衡、优质、和谐的芙蓉教育”理念,重新规划浏阳河东岸片区的学校布局,全新的教学楼、综合楼、体艺馆纷纷亮相该学校,此外更有优质学校育英小学对其实行品牌带动,名校资源在浏阳河东岸生根绽放。

  在芙蓉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中,育英西垅小学只是其中一个注脚。教育,始终位于该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率先全市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一费制全免;率先步入义务教育零收费时代,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一费制全免,并免费向学生提供校服、饮用水和教辅资料;率先对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等实行零收费政策……与此同时,近5年来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学位1.1万余个。

  当教育均衡的阳光洒在更多人身上,芙蓉决策者看到,不仅要让更多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更要让孩子们平安快乐成长。

  “让校园成为最安全的地方!”以此为目标芙蓉不懈作为:治安巡防站在该区所有学校、幼儿园设立,民警、联防队员在校园周边不间断巡防;所有区属学校、幼儿园均安装网络化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校门口、入校通道、围墙周边,“电子警察”实现无盲点、高清晰、全天候守护。各学校监控管理中心与区教育局、所处街道内的派出所联网,点击电脑屏幕,就可查看任何一处电子眼的实时监控画面,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均衡教育之花结出惠民之果。“十二五”期间,芙蓉区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省首批教育强区、学前教育先进区等荣誉揽入怀中,辖内多所学校获评省、市“安全文明校园”。孩子是未来、是希望,芙蓉人正用不懈努力,让未来更美好。

  芙蓉区在多个街道打造着装规范、装备科技的应急处突队,为家园平安再添守护力量。

  扶贫助困 “温情大礼包”温暖特殊群体

  安居乐业,简简单单四个字,涵盖着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最朴实的追求: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一处温暖的栖息之所,一片和乐的生活氛围,一份自足的工作事业。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着这样一些群体:期望走出生活的困顿,期望获得自足的饭碗,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十二五”期间,芙蓉区委、区政府一项项温情服务的推出,一个个创业就业舞台的搭建,一次次扶贫助困行动的深入,改善着他们的基本生活,提升着他们的自立能力,更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

  “终于不用再为学费发愁了!”身为孤儿的世昌跟随姑姑生活,日常生计都很艰难,上学费用更成为这个家庭沉甸甸的负担。如今,他每年可以获得芙蓉区给予的4000元助学金以及每月600元生活费,小伙子提起这份感动,忍不住红了眼眶。

  如今的芙蓉,越来越多“世昌”正因为一份温情关怀而逐渐改变人生。该区为弱势群体量身搭建“8+1”制度帮扶体系,每年仅低保支出、临时救助两项,区财政资金投入就达2000多万元。同时,芙蓉更在全省率先出台《慈善救助低保家庭实施办法》,设立针对低保居民的慈善项目,助老、助学、助医、助葬等均涵盖其中;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分年龄段给予高龄津贴,超过9000人正获享关爱。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让想创业的人有舞台,助想就业的人找到饭碗,芙蓉创新在不断迸发。

  能派送岗位、可培训技能,还能提供创业服务,如此多功能的创业就业中心,正是芙蓉区为辖内失地农民特设。平日里,中心内的大型电子屏上最新岗位、就业信息一目了然;每隔一段时间,家政、电脑、维修等技能培训班免费开讲;与此同时,中心还定期举办创业帮帮会,“导师团”现场传授开店技巧、指点创业迷津。

  “就业超市”开进高校社区,居民和学子们根据所需任选饭碗;万众创新创业工程强力推进,为初创者在资金、办公场地、创业指导等方面提供一揽子帮扶……5年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1.3万人,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做好就业的加法与乘法,务实对创业的支持与扶持,今日大城东正逐渐成为活力四射的创业兴业乐土。

  就医与就业、就学一样,都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芙蓉区在全市首创家庭契约式卫生服务,居民凭有效证件或既往就诊病历资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便能享受到十一项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诊疗直通车”等多项个性化服务。

  困有所扶、病有所医、学有所助、老有所养,当这不再只是美好愿景,而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改变,芙蓉区正挥动民本之手,培育出一片滋生欢笑幸福的丰饶土壤。

  文化惠民 草根舞台唱响芙蓉精气神

  “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芙蓉……”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浏阳河风光带上已是裙裾飞扬、歌声悠扬。为什么如此痴迷?这群“发烧友”回答:“太爱这个舞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群众的精神家园。5年间,当长沙在世界的方位里寻找文化的新坐标时,人们发现,因了群众的笑脸、因了文化的风情,长沙的活力灵动、激情个性已在中心城市有了最好的注脚。

  “向群众要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十二五”期间芙蓉在全市首创规模化、常态化、品牌化的群文工作发展模式,以“牵手芙蓉月月演”、“欢乐芙蓉”、芙蓉艺术节等为载体,上千场区级群众文化活动举行,千万人次观众……当长沙吹响群众文化的集结号时,芙蓉早已开启一场气势磅礴的文化征程:芙蓉广场、浏阳河风光带成为广阔的文化舞台,街头游园、社区公园唱响文化凝心的乐章;穿越历史风云的都正街内,由老厂房变身的精美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无数草根明星赢得掌声雷动。

  尽展风流的舞台背后,一面是群众对快乐生活的踊跃追求,另一面是芙蓉无形的“巨手”对群众文化生活的有力引导。该区在13个街道打造“候鸟俱乐部”,免费阅览室、绿色网吧和歌舞排练场地,让外来工在都市里找到温馨巢;76个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全区文化设施“零距离”服务圈实现全覆盖。

  弦歌处处,遍布城乡,芙蓉文化的血液在加速流动,更推动文明的力量滋养家园。在“全民志愿者”概念感召下,万名志愿者加入“红袖章”行列,从城市管理到社会治理、民生建设,他们用平凡奉献创造全新的生活时尚。与此同时,“讲道德、做好人”系列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建设深化开展,让善行与良知一起前行,道德与文明一起提升。

  在收获了一串串和谐金果的同时,芙蓉区更放飞一叶叶文化产业的轻舟:浏阳河畔,“浏河之心·芙蓉滨水文化产业带”已然绽放,隆平文化园雏形初现,马王堆汉文化街区正在打造,汉文化、水文化、稻文化精彩纷呈。沿河而上,万叶文化轻舟荡漾,以文乐民、以文育民、以文富民蔚然成风。

  以文化为舵、以快乐为帆、以世界为航,芙蓉正驶向幸福和谐的精神家园,其挺进的风采,引星城瞩目、令世人心动!

【作者:胡媛媛】 【编辑:吴静波】
关键词:长沙晚报 芙蓉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