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再提速,长株潭与大湘西700余教育人共研课堂新样态

相链区块链

今日,第三届长株潭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暨“长沙-大湘西”教研联盟品质课堂研讨活动在长沙市第六中学(长沙市兑泽中学)举行。 均为学校供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何玉婷 唐怡)今日,第三届长株潭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暨“长沙-大湘西”教研联盟品质课堂研讨活动在长沙市第六中学(长沙市兑泽中学)举行,活动以“博采众智 研以致用”为主题,长沙、株洲、湘潭及大湘西地区近700名教育工作者齐聚,共同探讨数字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作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教育局、株洲市教育局、湘潭市教育局联合主办,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承办,长沙市第六中学协办。“此次活动以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既是对学校百廿办学精神的当代回应,也是对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长沙市第六中学校长王旭在致辞中表示。

  研讨环节,各地教育实践案例亮点纷呈,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借鉴。

案例分享勾勒数字化教育多元图景

研讨环节,各地教育实践案例亮点纷呈,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借鉴。株洲市天元区隆兴中学分享的“数字化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构建了教学全流程的数据化支撑体系;湘潭市智慧教育讲师团的区域推进模式,通过分层培训实现了智慧教育理念的广泛渗透;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芙蓉学校的“数字双驱教师评价体系”,以数据为依据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长沙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周小青重点推介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构建中小学智慧教育体系的实践成果,从资源建设、平台应用、机制保障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长沙智慧教育的建设经验和应用成效,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长沙样本”。

  周南实验中学、湘江新区明德望城学校等5所学校,呈现了数字化课堂的高效与活力。

教学展示呈现AI驱动课堂新样态

教学展示环节成为活动一大亮点。周南实验中学、湘江新区明德望城学校等5所学校,分别聚焦“支撑目标的适切性、个性化”“支持内容的结构化、富媒体化”等五大AI驱动教学应用场景,对“六维”品质课堂实施路径展开实践分享,生动呈现了数字化课堂的高效与活力。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军山对展示课进行点评,并作《“六维”品质课堂:AI驱动下的教学样态重构》主题报告。他系统阐释了“六维”品质课堂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强调要以AI技术为支撑,推动教学从“规模化”向“个性化”转型,重塑品质课堂新样态。

  避免“盆景式”展示,打造可复制的“风景式”经验。

多方聚力共促区域教育协同升级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聂庭芳在讲话中描绘了未来学校的教育新生态,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机遇,以数字化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现代化筑牢根基。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刘积成指出,长株潭教育一体化发展要以数字化为重要纽带,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教育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据悉,教育部已遴选支持23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科大模型,上线10个人工智能创新工具,并汇聚179节基础教育AI应用课程,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展示性应用”转向“常态化融入”,从“工具使用”迈向“生态构建”。

在此背景下,长沙市推进“未来学校”创建校和“平板进课堂”试点校发挥先锋作用,避免“盆景式”展示,打造可复制的“风景式”经验,重点探索信息技术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创新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未来,长株潭三地将进一步加强协作,建立区域间、校际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通过结对帮扶、联校教研、远程协作等方式缩小数字鸿沟。


【作者:岳霞】 【编辑:李霞】
关键词:长沙教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