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周南:让教育滋养每一个生命的绽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江澎 张炎炎 通讯员 罗勤 张敏丽
2025年,长沙市周南中学迎来建校120周年。
从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先生毁家兴学、“周氏家塾”石破天惊的女性教育先声,到如今拥有航空班、新疆班、国际部等多轨并进的现代化名校。岁月不居,两个甲子,时光见证了周南中学在时代浪潮中始终坚守的育人初心。
站在双甲子的历史交汇点,长沙晚报记者近日对周南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新春进行了专访。
作为湖南省特级教师、长沙市首批名校长,陈新春以其从教三十四载、辗转七校淬炼的深厚积淀与前瞻性育人视野,凝聚全校师者之力,为这部教育长卷注入“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的灵魂,推动百廿周南在传承与创新中静水深流、日新又新。
历史应答:
从“三心”到生命绽放的百廿求索
“周礼尽在,南化流行。”周南校名源于《诗经·国风》之“周南”义旨,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携带着文化的基因与革新的使命。朱剑凡先生提出的“自治心、公共心、进取心”理念,穿越120年风雨,至今仍是周南人精神谱系的核心。
“周南的校史,就是一部中国女性的觉醒史。”看着校史馆的老照片,1905年朱剑凡先生冲破封建桎梏创办女学的场景仿佛在眼前。那时的周南,就以“三心”滋养着杨开慧、向警予等革命女性,让她们在时代浪潮中“精彩绽放”。
120年后的夏天,陈新春笑着和我们讲述2025年两名周南高三毕业生的精彩故事:“博物馆女孩”杨玺卉在暑期泡遍西安的博物馆,目标明确地考入北大历史系,“这种对生命价值的清醒认知,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另一名“豆花男孩”鲁梓铭在高考结束第二天,就在学校对面支起豆花摊,以亲身实践体会父母的艰辛。“这个孩子成绩未必是最好的,但他展现的抗挫折力和感恩心,是教育更珍贵的成果。”
在陈新春这位周南“大家长”眼中,每一名周南学子都是生命个体的独特存在:“教育是让每颗种子按自己的节奏破土,让每一颗独特的星辰都能在校园苍穹中自主闪耀。”
如今,周南的“三心”传统被注入更为当代的生命立场:“‘自治心’关注主体成长,‘公共心’关乎社会责任,‘进取心’指向终身发展。而这一切,最终指向‘人’之本身。”
“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成为新时代周南的办学灵魂。这句话被镌刻在校园建筑上,更烙印在每一位教师的实践中。
“每一个”,意味着不放弃、不忽视任何一个孩子;“生命”,强调教育的人本立场与温度;“精彩绽放”,则是教育所能赋予个体的最高状态——自我实现。
陈新春说:“周南不能只满足于近100%的本科率,那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教育真正要追求的,是生命的饱满、个性的张扬、精神的丰盈。”
立体变革:
课程、课堂与评价构筑多元教育舞台
理念唯有落地,才能生根。在陈新春及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的推动下,周南构建起以“三心三层六翼”为代表的课程体系,将基础型、拓展型、实践型三类课程贯穿于人文、科学、健康、责任等六个维度,真正实现“国家课程夯实基础,校本课程滋养个性”。
目前,周南中学每学期开设有30余门校本选修课,从职业生涯规划课到科技实践课,从航空航天模拟到湖湘文化探源,学生的选择多了,舞台也更宽广。
课堂也在发生静默而深刻的革命。作为“湖南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周南推出“5E”情境化素养课堂——情境创设、观点交换、成果展示、思维启迪、探索延伸。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思维碰撞、合作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场域。
为了让学生体会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去浏阳调研当地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从辣椒的种植、地理标志性品牌的未来发展建议等方面,学生们走进基地亲身实践、查阅文献资料,写出的调研报告连陈新春都为他们点赞。“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正是未来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课程和课堂的变革,不仅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合作,更尊重学生、激发其个体内在的潜能。
暑期的周南校园,藏着更生动的教育答案。全校千余名高三学生,有600多人不约而同地选择自愿走进教室自习。没有教师看守,没有强制要求,只有安静的教室、充足的空调、开放的食堂。“愿意来,我就提供环境。”陈新春说,“真正的成长,源于内驱力的觉醒。”
关注每个生命的精彩绽放,周南的评价机制也在悄然转向。“不以分数论英雄,更关注个体的进步、特长的发展、品德的修养、社会责任。”每年学校的“五四表彰”,因纯文化成绩获奖的学生只占一两成,更多奖项属于“体育拼搏之星”“志愿服务之星”“文学创作之星”“科技创新之星”……“在周南,我们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站在C位。”陈新春说。
生态构建:
“五维校园”里的生命成长支持系统
走在周南近400亩的校园,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生命气象”。湘若湖畔黑天鹅悠然游弋,思源亭下学生驻足写生,羽毛球场上随处可见挥拍的身影……甚至连流浪猫,都成为校园里的“团宠”。
“简直有点无法想象,您不怕流浪猫把学生抓伤,不怕家长投诉吗?”面对记者的疑问,陈新春笑着坦言,流浪猫的去留问题,也曾困扰学校管理层。但最终“喵星人”成了校园独特生命教育的活教材。“孩子们会从照顾猫的过程中学会善待生命,这种共情力比课本知识更动人。”许多周南的毕业生,甚至会专程回母校看望流浪猫。撸猫成为高中紧张学习之余的独特青春记忆。
“我希望孩子们回忆起高中校园,是美好的、温情的、生动的。”陈新春总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他提出打造“五维校园”——文明校园、阅读校园、健康校园、创新校园、和谐校园,分别对应自治力、思维力、生命力、创造力与协同力的培养。他坚信“美的环境滋养美的心灵”,他坚持“把有限的钱用在最贴近师生的地方”:改造食堂,增设少油少盐窗口;给教室加装空调;建设700多平方米的心理咨询中心,引入AI心理倾听亭……
“就像是在五星级酒店里,人们自然会注意言行。”陈新春说,学校也应是这样的环境——高于日常、引领精神。
未来定位:
在教育强国的国家宏图中寻找周南坐标
“教育强国不是喊口号,而是每个学校都找到自己的坐标。”在陈新春看来,从普通高中班到国际部,从航空班到新疆班,周南中学“四轮驱动”的办学格局,正是新时代的“敢为人先”。
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发展路径中,周南走出了独特的教育路径:
周南的航空班,自2015年开办以来已累计为空军输送飞行学员261名,出飞率全国第一,探索出军地联合培养国防人才新模式,成为空军青少年航校的标杆;
作为湖南唯一的新疆班,周南贡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中实践样本。
国防人才、民族团结、国际理解、本土创新,每一个都是时代交给周南的试卷。
“AI可以替代知识灌输,但替代不了情感的共鸣、价值的塑造、精神的启迪。”陈新春深知,未来的教育更要关注人之不能被替代的能力——审美、合作、创新、担当。
“周南是一所老校,但教育永远年轻。我们最大的财富,不是百年的建筑,而是百年的精神——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的信念。”站在办学120周年与教育强国呼唤的历史交点,周南未来的蓝图已绘就:继续锚定“生命教育”示范高地的定位,努力成为“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理念的全国性标杆。
【采访后记】
整个采访过程,陈新春提到最多的是体育、生命与尊重。“清北人数”“竞赛金牌”“本科率”,在他看来是“生命教育”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关注的是一个个普通学生的成长,是对一个个青春迷茫与困惑的尊重。那一刻,记者突然理解了“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
不是只有骄阳才能光芒万丈,星辰同样可以照亮夜空。
在周南中学,教育不是流水线,而是土壤;不是雕塑刀,而是阳光雨露。它给予每一颗种子自由生长的空间,相信它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开出独一无二的花朵。
这正是百廿周南最动人的教育叙事,是一代代周南人办学实践的厚重积淀和最坚定的信仰。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