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全国!樟树港风味辣椒整体销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3日讯 (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樟树港辣椒在辣椒界久负盛名,但产量有限,产业规模长期受限。近年来,科技赋能樟树港辣椒扩大产量,同时,一批经多年选育的同样具有樟树港辣椒风味、产量更高的辣椒新品种,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带着樟树港辣椒的独特风味走出樟树镇,走向全国市场。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樟树港风味辣椒的整体销量快速上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021年,“辣椒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带领团队,依托樟树港辣椒地标的代管方阳雀湖公司,成立了全国首个辣椒科技小院,探索樟树港辣椒保护和发展的难题。得知当地辣椒产业的发展困境后,小院师生向龙头企业阳雀湖公司介绍了选育樟树港辣椒风味品种的思路,并引荐了多个选育品种。按照小院师生设计的统一栽培技术标准,阳雀湖公司在各地试种、观察,最终选择了其中一个辣椒品种进行推广。

阳雀湖公司的樟树港辣椒种植大棚。通讯员 周翼 摄

  刘周斌是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后,自去年作为常驻老师入驻该校成立的辣椒科技小院以来,一直潜心于辣椒选育实验。刘周斌介绍,推广品种除了抗病性强、产量高等优势,耐热性也极佳,在30℃左右仍能保持较多的坐果量和较好的风味,而且在华北、西南、华南地区均可种植,“只要布局好基地,这一品种基本可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

  目前,阳雀湖公司已从北到南,在河北雄安新区、江西乐安、广西北海、贵州贵阳、海南东方等地布局了种植基地。为使新品种“更具辨识度”,辣椒小院师生还设计了“辣椒炒肉专用椒”的概念。刘周斌说,“辣椒炒肉,这道菜全国各地都会吃,通过菜品定位辣椒,更有利于新品种辣椒的推广,也让越来越多人有机会品尝到樟树港辣椒风味”。

  1999年出生的广西小伙吕强家中拥有多年的辣椒种植经验,从小便对父亲口中的“发财椒”印象深刻。在湖南,吕强发现“发财椒”便是樟树港辣椒,但产季短,产量低,“做不大”。

  在湘阴县当地农户的推荐下,吕强了解到龙福椒、炒肉椒等多个“樟树港辣椒血缘品种”。

  “同样的风味,产量更高,搬到电商平台销售或是一个好机遇。”2023年,吕强在支持农产品零佣金的拼多多注册了店铺,专门销售应季的樟树港辣椒,以及龙福椒、炒肉椒等“樟树港辣椒风味品种”。

  “平台起量很快,大概半年时间,日均单量便可稳定在2000单,春节期间更是超过了4000单/天。”由于“樟树港风味”辣度适中,清香且鲜嫩,大量订单来自“不善吃辣”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订单量最多的一般是湖南或广东,没想到广东人也爱吃辣。”吕强说。

  近年来,在拼多多平台上,农产品上行的核心要素已由过去的“运营技巧”转变成现在的“货源优势”。谁能掌控好的货源,谁就掌握农产品上行的命脉。而当“货源把控”“懂货”成为当下新农人非常重要的素质,电商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村能人反而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随着炒肉椒通过电商渠道打响知名度后,我们到各地推广的阻力小了很多,一开始很多农户不愿尝试,现在越来越多农户加入炒肉椒的种植行列”。阳雀湖公司种植负责人周鑫说,炒肉椒亩产通常可达6000斤-8000斤,远高于樟树港辣椒,农户每亩的收益在2万-5万区间。“目前,炒肉椒供不应求,我们仍在各地不断考察,继续推广。”

  随着炒肉椒走向全国,樟树港辣椒的知名度也比以前更高,近期,阳雀湖公司向辣椒小院提出了新的需求——“能否使樟树港辣椒提前一周上市”。“一旦实现,产业增效将非常明显,但别小看这一个周,其中涉及的环境调控等技术很复杂,我们还在探索如何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稳定地解决这一难题。”刘周斌说。工人正在采收樟树港辣椒。通讯员 周翼 摄

  既保护地方农产品,又让其风味“出圈”,樟树港辣椒的故事正成为地标农产品保护和发展的样本。“现在我们到各地推广炒肉椒,很多地方政府也会跟我们介绍当地地标农产品,希望我们把樟树港辣椒的经验移植过去。”周鑫说。

【作者:吴鑫矾】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樟树港辣椒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