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谷产业园何以点亮长沙AI雄心?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荣佳

日前,2024年长沙市人工智能应用示范资金项目名单公示,87家入选企业中,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后文简称“园区”)独占44席,占据长沙AI产业的“半壁江山”。

经济发展看产业,产业实力看园区。在湘江新区麓谷片区,5万余家企业和近百万名从业者汇聚于此,形成了以央企龙头为引领、本土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当数字化时代加速到来,从智能驾驶数据管理到AI临床研究,从智慧校园到工业互联网,园区的AI企业正在多个领域引领长沙乃至全国的智能化浪潮。全市半数的AI示范企业聚集在此并非偶然,而是园区在政策扶持、产业生态、企业创新三大维度长期深耕的结果。

在湘江西岸,一颗“算力心脏”正强劲跳动。均为 通讯员 供图

沃土育林:以“算力心脏”驱动产业深耕

走进园区,高楼林立间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在湘江西岸,一颗“算力心脏”正强劲跳动——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座拥有200P澎湃算力的基础设施,已成为驱动长沙AI产业的核心引擎。

它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强大的AI算力支持,还助力视旅VtripATA旅游智能体斩获2024昇腾AI创新大赛全国金奖。而更宏大的算力蓝图正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展开,这个总投资180亿元的项目,未来将汇聚上千家企业,打造国产化麒麟、鸿蒙生态,成为全国领先的计算产业高地。

算力只是园区AI生态的基石,真正的竞争力更来自企业深扎产业痛点、锤炼硬核实力。仔细梳理此次入选的项目,就能找到答案。谱蓝科技以“智慧数据工厂”为根基,在国内数据标注领域稳居第一梯队,其入选的“高精智能驾驶数据管理系统”项目,直击自动驾驶产业最核心的数据处理瓶颈——构建从采集、处理到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融合高精度定位等尖端技术,为智能驾驶落地铺就坚实的数据基石。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国内头部企业的长期信赖,正是对其工业化数据生产能力的最好认证。

都正生物则用AI手术刀精准切入生物医药的临床试验环节,其打造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平台”,以多智能体协作、蒙特卡洛树搜索等前沿技术,将方案初稿生成时间从天级缩短至小时级,将审核模式由普审变为抽审。这不仅是对效率的革命性提升,更是对研发成本的颠覆性压缩,为国产创新药械的加速上市注入强劲AI动能。

“我们深耕高校信息化18年,目前服务覆盖全国900余所高校。”强智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入选的“校园网络公共安全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以三大核心系统构建灵活、高效、安全的智慧校园底座,用扎实的数据治理能力支撑百万师生日常所需。近200项知识产权与CMMI5等顶级资质认证,默默诉说着技术积累的深度。

谱蓝科技深挖数据金矿,都正生物重塑行业流程,强智科技夯实数字化底座……这些企业的共同特质是:在垂直领域深凿井,以解决真问题锻造硬本领。 入选示范项目的44家企业,正是麓谷产业园这片沃土上,一批批“产业深耕者”的代表。它们不盲目追求行业的风口,而是向下扎根自成一片森林。

园区以创新平台为基座,以精准政策为雨露,构建起滋养AI创新的完整生态循环。

雨露阳光:高能平台与精准滴灌孕育创新雨林

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政府及时的阳光雨露。园区深谙此道,以创新平台为基座,以精准政策为雨露,构建起滋养AI创新的完整生态循环。

创新平台如擎天之柱,撑起算力与研发的蓝天。 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14家高能级载体在此汇聚。国内顶级算力高地——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拔节生长,一座未来的“计算之城”正走进现实。景嘉微与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共建“先进计算”联合实验室,剑指国产GPU核心架构;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以澎湃昇腾算力,托举起园区企业在AI领域持续探索。这里是算力与智慧碰撞的熔炉,也是技术突破的策源地。

政策甘霖精准滴灌,让企业能够茁壮成长。园区紧盯前沿科技创新及先进制造业,出台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军民融合等一揽子政策,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平台搭建、人才支持等多个方面。

更难能可贵的是,园区让政策不止于纸面:“全员联企”俯身一线解难题,“四长联动”汇聚合力破瓶颈,“早餐会”里政企恳谈谋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实实在在的扶持。

其实,政府的助力远非单一的资金扶持所能涵盖,它更体现在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AI产业“给市场”拓宽应用边界、“给场景”搭建实践舞台。

拓维信息与整数智能的强强联合,正是在这片营商沃土上结出的硕果——双方推出的国产智能数据标注一体机,可本地化轻松调用671B满血版及蒸馏版DeepSeek模型,通过大模型与整数智能“启真”数据工程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数据标注的准确率、工程效率与场景适应性三大核心指标的跨越式提升,为国企、政务、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提供了行业领先的数据标注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AI技术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成为园区持续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强劲动力 。

园区构建了从“芯”到“云”、从技术到应用的完整产业大循环,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与集群效应。

万木成春:协同生态与场景裂变激活产业大循环

独木不成林。园区AI产业集中爆发,更在于其构建了从“芯”到“云”、从技术到应用的完整产业大循环,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与集群效应。

上游筑基,芯魂自主。 湖南超算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提供算力与数据双支撑。景嘉微电子新款“JM11系列”GPU芯片成功流片,兼容主流系统,为图形计算与云应用注入中国“芯”力量;长城银河、进芯电子等企业厚植芯片设计沃土,为未来AI产业打下坚实基础。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更志在打造国家示范区,力推麒麟、鸿蒙生态,为国产化进程筑牢根基。

中游突破,技术开花。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智慧眼的计算机视觉、星汉数智的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在此汇聚,构成多元化的技术矩阵。湘江时代机器人研究院聚焦多模态感知与集群协同,为智能制造的下一站埋下火种。

下游繁盛,应用燎原。这是园区AI能量最澎湃的释放口,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产业园攻坚高可靠车规级平台,无人矿卡、园区卡车即将驶向现实;中联重科全球首创的AI无人驾驶联合收获机,让“算法指挥机械”在广袤农田成为现实;谱蓝科技、北云科技等企业精耕细作,让中国卫星的“眼睛”看得更清、定位更准……AI技术在各个领域百花齐放,中联重科、威胜集团、九芝堂等传统巨头也在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赋能下,借AI之力实现“智造”蝶变。

一条覆盖“芯片—算力—平台—技术—应用”的AI全产业链在园区已然成型,企业不再是孤岛,而是生态链上紧密咬合的齿轮。

园区之所以能占据长沙AI产业的“半壁江山”,是产业深耕者、生态培育者与协同创新者共同书写的答卷。当44家示范企业如星辰般点亮园区AI产业的发展蓝图,更指明了一条以硬核技术为基、完整生态为脉、真实场景为用的AI发展路径。

长沙的AI雄心,在园区找到了最坚实的支点;而产业的创新活力,正融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中。湘江西岸,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算力与机械共舞,产业与梦想同频——属于智能时代的交响曲,已然奏响最激越的乐章。

【作者:黄荣佳】 【编辑:黄荣佳】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