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发布第一批“免填报”数据报表清单,通过数据共享减轻基层负担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近日,望城区发布了第一批“免填报”数据报表清单,第一批“免填报”信息包括“户籍人口信息”“60岁以上老人信息”等共10类信息。这10类信息的报表数据均已纳入“数赋村社”平台常用台账,如需取用可直接在平台获取,不需要基层重复报送。

  “以前是各部门催着基层要数据。每年要报送的表格多到数不清,现在,‘数赋村社’平台把数据整合好,直接取就行,我们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服务群众上了!”不少基层干部感慨,这一举措通过“算力”解放“人力”,减少了数据交叉重复、多头填报等问题,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

  减负:数据平台取,基层无需填报

  层出不穷的填表报数任务总是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像新生人口、死亡人口统计、职工医保缴纳人数、失业人数等,平时经常要统计和报送的数据又多又杂。”一些基层干部感慨,“除了信息采集量大,还常常面临交表时间紧、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多头报送、重复报送等压力。”

  为破解这一痛点,望城区数据资源中心在“最多报一次”系统基础上,搭建起“数赋村社”平台——目前已整合全区15个重点部门3591项信息采集项,能自动生成25类常用报表,直接让村(社区)常规表格填报量减少40%,死亡人口、医保、社保等数据更是实现“零填报”。

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图片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提供

  为进一步推进数据共享,降低基层报表负担,9月9日,望城区发布第一批“免填报”数据报表清单,第一批“免填报”信息包括“户籍人口信息”“60岁以上老人信息”等10类信息。这10类信息的报表数据均已纳入“数赋村社”平台常用台账,由相关数源单位定期做好更新和共享,以保障数据可用性和鲜活度。各单位如有与清单中报表相关的数据需求,可通过“数赋村社”平台进行配置获取,不得再要求基层重复报送。

  “这样一来,基层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相关政策规定,辖区居民满80岁可申领高龄补贴。以前,需要社区去逐一摸排,掌握的信息难免存在滞后或者遗漏的情况。如今,80岁以上老人信息可在平台直接获取,不需要社区去搜集上报了。”

  增效:数据共建共享,增强服务能力

  数据“免填报”不仅减了负担,更让基层服务有了“精准导航”。

  日前,望城区东湖路社区开展“芳邻东湖・育见美好”慰问活动,为孕晚期居民张馨怡送上护理用品、新生儿用品等“暖心礼包”,这份惊喜正来自“数赋村社”平台的支撑。“过去靠网格长收集信息,一年只能集中慰问一次;现在平台实时更新孕妇动态,辖区19名孕妇中,孕八个月以上的我们都能及时走访。”社区负责人介绍。

基层工作人员上门走访。

  记者了解到,“数赋村社”平台已录入户籍、房产、就业、社保等16项高频事项数据,常态化推送老人、幼儿、孕妇等12类特殊群体信息,通过构建供需贯通的便民网络,以“库里有数”保障了服务群众时“心里 有数”。

  “‘数赋村社’平台里面的各项数据经过望城区数据中心的沉淀、梳理后,向全区各级单位部门以及街镇、村社开放,推动数据共享、共建。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望城区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数赋村社”平台多端融合联动,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智慧治理网络,并针对治安、消防、民生等场景定向发力,有效提升了治理精度与响应速度。目前,平台已上线“车牌寻人”“人房关联”“自建房巡查”等8个高频应用,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仅今年以来,村(社区)就通过“车牌寻人”功能,累计劝离违停车辆2300余辆,用数据支撑高效解决民生问题与突发事件。

【作者:邓艳红】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基层减负 基层减负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