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说名望之城:这里名人汇聚、人杰地灵
半城山水满城景,蓝天白云下,长沙湘江北段,一座更加美丽强盛幸福的名望之城正在强势崛起。望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长沙晚报记者 颜家文
实习生 张慧玲
“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这是公元768年诗圣杜甫沿湘江南行抵达望城乔口时,感怀乔口旖旎春光的诗句。
自古至今,屈原、贾谊、杜甫、刘长卿、李群玉、曾国藩……无数文人墨客被这一方秀美山水及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留下无数隽永诗篇和佳韵。
近年来,因着各种机缘,一些知名学者官员、文坛巨匠、书法大家及网络名人也纷纷走进望城,游大美古镇群,寻千年历史踪迹,思绪满怀。
2013年和2014年,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坛在望城举办,李肇星、龙永图走进望城,被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及勃勃生机所打动,面对媒体,他们不吝褒扬之辞。
今年4月7日至8日,在望城区委、区政府举办的“寻湘江古镇,看大美望城”采风活动中,网络名人、文化学者石扉客、罗昌平、十年砍柴、鄢烈山、李兵、御史在途、孟泽、杨海潮、坏蓝眼睛、谭伯牛、大雪封山、河东散人等人,赴望城游览湘江古镇群,实地感受湘江古镇群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貌。
5月7日-5月10日,首届“书堂山当代文人书法周”在书堂山举行,77位当代文坛巨匠、书法大家一同走进望城,走进“楷圣”欧阳询故里,以书法之名传递对楷圣的怀念、对文化的景仰。
他们对望城的印象如何?对望城有何评说?本报将其中部分名家的金言妙语集萃如下。
这里名人汇聚、人杰地灵
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王蒙
今年5月,首届书堂山当代文人书法周在望城举行。图为王蒙正在书法长卷上激情创作。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2016年5月,在为期两天的行程中,王蒙观书堂、游乔口,访一方风物,神交古今。在惊讶望城环境的优美和街道建筑齐整的同时,他更感慨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及当地人对文化资源的珍惜。
谈起望城印象,王蒙连连感叹“了不得”。王蒙说,望城是雷锋、李淑一的家乡,这里名人汇聚、人杰地灵,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另外,望城也是欧阳询的故乡,欧阳询书法闻名于世,除此之外,这里还出了不少书法大家,历史文化非常厚重,当地人民对书法文化资源十分珍惜,对历史文化名人有一种敬畏和尊重,这对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非常好的。
对于望城举办当代文人书法周,王蒙认为这对于文人书法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希望望城能够不断将文人书法发扬光大,也祝愿望城发展越来越好。
身在花园难辨城乡
外交部原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李肇星
2013年和2014年,李肇星两次来到望城,以雄辩著称、被媒体誉为“铁嘴钢牙外交官”的他彻底被这一方山水征服,面对媒体,他对望城不吝褒扬之辞:“身在花园难辨城乡”,“‘两型’建设典范,我推荐雷锋的家乡”。
具有诗人气质的外交家称赞望城说,“这里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我一天之内就去了望城两个地方,一个是铜官窑,一个叫千龙湖,太值得看了,都值得我向朋友推荐!”在谈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时,李肇星认为雷锋家乡带了个头。向来幽默的李肇星以“望城”地名巧妙比喻:望城,代表着现在大家都渴望进入城市。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让美丽的乡村比今天更美好,将来要让世界各国人“望乡”。
在赶赴望城的路途中,李肇星特意赋诗一首《初到望城》:第一次来到雷锋家乡/路上人都是熟悉的模样/多么纯朴/陌生人见面也微笑相向……第一次来到雷锋家乡/分不清城镇、村庄/多么超前/早就有绿色发展的梦想……
望城乡村旅游走在前面
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 龙永图
望城城乡大美如画,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图为游客在茶亭百亩花海赏花游玩。 长沙晚报记者 颜家文 摄
“望城选择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论坛的主题非常正确。很高兴望城乡村旅游走在前面。”籍贯长沙的龙永图感性地回忆了小时候在望城乘坐手摇木船的美好时光。“现在大城市面临空气差、污染重等诸多问题,需要人们从城市回到乡村来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压力。从这个角度说,发展乡村旅游对城市竞争力同样重要。”
每来一次望城都有新的感觉
中国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白描
望城这个地方对我很有吸引力,每来一次都有新的感觉。这里孕育了一代楷圣欧阳询,来到望城,我心生敬意,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希望望城以中国当代文人书法文化周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之乡、一个全国著名的书法之乡。
望城值得我们深深敬仰
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 张瑞田
一个文化人和书法人的角度看,望城在我们心中具有宗教感、仪式感,是值得我们深深敬仰的一座山,它跟欧阳询这个伟大人物是不可分割的。在唐代楷书发展这一鼎盛时期,楷书大家非常多,但是欧阳询楷则的整次、威严,具有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恰恰体现出唐代的人格和精神,没有一丝一毫的俗气,而是一种清刚雅气的人格。这种人格正是我们一千多年以来敬仰欧阳询的原因。
铜官古街修旧而胜于旧。走在老街上,千年陶风扑面而来。 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望城是让我沉静的地方
著名书法家、作家、书法评论家 卞毓方
望城是让我沉静的地方,因为它是楷圣的故乡,来这里的意义就是朝圣。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关键,不在技艺而在于其背后的文化。少年人比才气,中年人比学问,老年人比品格。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不仅是单纯掌握书法技艺,还需要养成书法文化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彰显人生品格的修养。
望城是一个文气非常足的地方
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王跃文
望城是欧阳询的故乡,是中国书法文化的源头。欧阳询曾在这里研习书法,创下了流传后世的“欧体”,望城是一个文气非常足的地方。作为一名湖南人,我认为传承欧阳询书法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从孩子上幼儿园抓起,贯穿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真正让书法文化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一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望城十分洁净,像在欧洲小镇
著名杂文家、时评家,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鄢烈山
湘江古镇群开发思路明确,每个古镇各有特点。新康有戏,我到了新康就想坐下来看一看;乔口风景优美,柳林湖碧波潋滟,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好,很难得。望城十分洁净,出人意料,像在欧洲小镇。
望城是一种生活方式
著名媒体人 罗昌平
如果说去大理、丽江旅游,我们可能只是一个过客。但是到望城旅游,却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带着家人,也可以独自到这个地方生活。
到望城,长住短游两相宜
知名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家 “十年砍柴”(李勇)
望城是《楚辞》和楷书的故乡,同时也是近代湖湘商业文化一个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文学、商业文化的东西都非常棒。湘江古镇群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加自然风景,再加民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
望城是长沙市民出行首选目的地
网络名人 “御史在途”(陆群)
湘江古镇群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7%,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望城肯定是长沙市民旅游出行的首选目的地。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的望城总有一处对他们的胃口。
望城不是风景这边独好,是风景哪边都好
著名青年文史学者、作家 谭伯牛
湘江古镇群给人的观感首先是修旧而胜于旧。铜官古迹的建筑很整洁,而且把岁月留下的痕迹保留了下来。第二是有土风而又不土气。因为既干净,又到处都有风景。望城不需要划出什么独特的景点,整个望城没有什么“风景这边独好”,因为这里的风景哪边都好。
希望尽快成为望城的业主
凤凰网湖南站站长、总编辑 曾雪封
每次外地朋友到湖南来,我首选的就是带他们到望城湘江边的古镇参观。望城的历史文化名人众多,比如欧阳询、雷锋等,堪称“名人、名镇、名山、名水、名望”。我希望尽快成为望城的业主。
望城是一个没有垃圾的地方
国内知名词曲作家 杨海潮
中国好多地方我都去过,包括很偏远的农村,有的所谓最美的乡村,生活垃圾到处都是,特别煞风景。而望城很多村子沿途都很干净,真的是见不到一片垃圾。“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那句民谣,是从望城铜官窑出土的,望城的文化底蕴让我震惊。
望城可以成为长沙的花园
著名文化学者、中南大学教授 孟泽
望城可以成为长沙的花园。望城有人文、有历史、有山水,这些旅游资源都要去使用它。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资深媒体人 石扉客(沈亚川)
望城的几个古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乔口。中国古镇我去过不少,但像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却很少见。乔口古镇的风土人情结合得特别自然、浑然一体,给人感觉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到了乔口镇,我也像其他游客一样,动了想买房子的心思。
望城适合谈恋爱适合发生故事
著名作家 坏蓝眼睛(贾佳)
古镇太美了,让我有种迷失在望城的错觉。这地方适合谈恋爱适合发生故事,适合大家来走一走,适合幻想,让喧嚣烦躁的内心有一种不同的体验,这就是旅游的意义所在。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