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版《朗读者》 "朗读屋"让居民体验朗读魅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2日讯(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唐芳芳)没有璀璨的灯光,没有豪华的舞台,几盏背景灯射在洁白的墙上,一支无线麦克风立在话筒架上,壁上镶嵌着一个摆满各种书籍的书柜,50多平方米的“朗读屋”里温馨又溢满书香气……今日,开福区东风路街道王家垅社区“朗读屋”向居民开放,80多位民居民聚集在这里,体验着朗读的魅力,其中6位居民走上朗读台,声情并茂地讲述以“陪伴”为主题的故事后,再朗读着自己喜爱的文字。
“为了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受中央台视台《朗读者》节目的启发,社区决定建一间‘朗读屋’,让居民也来体验一番朗读的魅力。”王家垅社区书记陈慧告诉记者,50多平方米的朗读屋由之前的单车棚改建而成。“社区每个月定一个朗读主题,在社区征集朗读爱好者,朗读者不等于纯粹的传播文字,而是通过朗读,来分享朴实的故事,通过朗读,来交流与感悟,传播正能量。”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属于小部分人,其实,朗读,属于每一个人。通过朗读,来分享情感,通过朗读,来传播文化,传递文字,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在文字中遇见真正的自己。”字正腔圆,声音悦耳动听,第一个走上朗读台的居民辜恋大有来头,她是湖电台主持人。她在讲述了自己陪伴父亲的故事后,带来了冰心的《不为什么》。“得知社区朗读屋今天开张,觉得很新奇,所以在一个星期前就在社区的微信群里报了名。”从朗读台下来后,辜恋表示社区这一招很创新。
记者了解到,王家垅社区朗读者活动第一期开办以国际家庭日为契机,围绕“陪伴”为主题词,让不同人群讲述关于他们身边有关“陪伴”的故事,来传达亲情。居民叶蓉蓉是一名社工。“我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小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位孤儿小东,初见他时,人小小的,个子矮矮的,看着就让人特心疼,从小失去父母,亲情的缺失、极度地自卑让他变得自暴自弃,滋事生非被学校勒令退学。着急我奔波于学校和小东之间,在经济、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他帮助,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刻苦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是无数个日夜陪伴,倾心交谈,让他终有感悟重返校园。他像变了一个人,认真刻苦学习的同时,还利用闲暇时间勤工俭学,最后以超录取线的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延边大学。一次,QQ上聊天我问他在北方生活是不是饮食特别不习惯呀,我说我给你寄一点长沙特产吧。他说谢谢姐姐,你对我的帮助已经太多了,我现在可以照顾自己了,你们的帮助给更需要的人吧!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心理感觉特别欣慰,甚至是热泪盈眶的。今天,我把《幸福是什么模样》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接下来,退休教师周小娟与大家分享了与父母的故事,并朗读自己的原创作品《母亲》,小百合幼儿园园长分享了育人心得,朗读《愿你慢慢长大》,居民刘弋分享了家庭故事,朗读了《写给儿子的信》,党员志愿者刘一冰分享了与空巢老人的结对故事,朗读了公益诗歌《爱心》。“今天我们的朗读者不是明星大腕,都是社区的草根,或许没有朗读的技巧、做不到字正腔圆,但朗读的文章是温暖的,有态度的,文章背后是情感的承载,是真实的表达。”开福区文明办副主任贺喜最后总结陈词说。
>>我要举报